《访僧少林不遇》

时间: 2024-12-29 19:46:22

坐破团蒲记释家,参师底事去天涯。

云开少室峰衔月,路绕黄河岸走沙。

东土问经空五蕴,南宗听讲悟三车。

石幢旧在无人礼,落日寒林噪暮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访僧少林不遇
作者: 焦复亨 〔清代〕

坐破团蒲记释家,
参师底事去天涯。
云开少室峰衔月,
路绕黄河岸走沙。
东土问经空五蕴,
南宗听讲悟三车。
石幢旧在无人礼,
落日寒林噪暮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道而来,想要拜访少林寺的僧人,却未能如愿的情感。诗人坐在蒲团上,想着释家(佛教)的教义,心中却有一种无奈。云雾散开时,少室山的峰顶映衬着明月,路途却绕过黄河,沙岸延绵不绝。东土(指中国)问经的心思,在五蕴之空的哲理中显得无奈而空虚;南宗(指禅宗)讲求的三车(指佛教教义),却让我感悟到了深邃的道理。石幢依旧屹立,却没有人来祭拜,落日的余晖映照着寒冷的林间,传来几声孤鸦的鸣叫。

注释:

  • 团蒲:蒲团,佛教僧人坐禅用的垫子。
  • 释家:指佛教。
  • 少室峰:少林寺所在的山,山高峰尖,云开时留出明月。
  • 五蕴:佛教哲学中关于人的存在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元素构成。
  • 三车:指佛教的教义,寓意深刻。
  • 石幢:佛教寺院中的石塔或标志物。
  • 寒林:指寒冷的树林,营造出凄凉的意境。
  • 暮鸦:傍晚归巢的乌鸦,象征孤独与落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焦复亨,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以诗作而闻名,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哲理思考为主题,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少林寺的朝圣之旅中,由于未能见到僧人,表达了他对佛教哲学的探索与对人生真理的思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信仰的追求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明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坐破团蒲”引入了自己对释家教义的追求,表明自己在思想上的沉浸与坚持,而“参师底事去天涯”则揭示了他为了寻求真理而不远千里而来的决心。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描绘了云开时少室峰的美丽与清幽,结合黄河的蜿蜒与沙岸的苍凉,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的情绪愈加深沉。

“东土问经空五蕴,南宗听讲悟三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反思与感悟,虽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感到空虚,但同时也体会到了南宗禅宗的深邃。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石幢的孤寂与无人礼拜,映射出一种对佛教信仰的冷清与世俗的无情,而落日与寒林中的鸦鸣,更是渲染了一种孤独无助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坐破团蒲记释家:坐在蒲团上,思考释家的教义,表明对佛教的向往。
  2. 参师底事去天涯:为了向师傅请教真理,走遍千山万水。
  3. 云开少室峰衔月:云雾散开,少室峰映衬着明月,描绘出自然之美。
  4. 路绕黄河岸走沙:路途漫长,黄河在沙岸旁蜿蜒流动,展现旅途的艰辛。
  5. 东土问经空五蕴:在东土问经,感到五蕴空无,哲学的思考令人困惑。
  6. 南宗听讲悟三车:南宗的教义让我领悟了深刻的道理。
  7. 石幢旧在无人礼:古老的石幢依旧屹立,却无人来拜祭,显得冷清。
  8. 落日寒林噪暮鸦:夕阳下的寒林,传来孤鸦的叫声,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东土问经”和“南宗听讲”比作一种追求与感悟。
  • 对仗:如“云开少室峰衔月,路绕黄河岸走沙”,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交织,表现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追求与思考,表现了孤独与失落的情感,同时也对生命与真理的哲学探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团蒲:象征静心与修行的场所。
  • 少室峰:代表追求真理的地方,意象高远。
  • 黄河: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艰辛。
  • 石幢:代表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暮鸦:传达孤独与凄凉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团蒲”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坐垫
    C. 一种乐器

  2. 诗中“东土问经空五蕴”的意思是什么? A. 对佛教的追求感到迷茫
    B. 对人生的追求感到满足
    C. 对知识的渴望

  3. 诗人未能见到僧人的情感是? A. 失落与孤独
    B. 高兴与满足
    C. 愤怒与无奈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本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对时事的感慨,而《访僧少林不遇》则更聚焦于对佛教哲学的探索。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佛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