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

时间: 2025-01-04 07:50:25

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

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

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玃猴。

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鸦噪处古灵湫,
乱沫浮涎绕客舟。
未暇燃犀照奇鬼,
欲将烧燕出潜虬。
使君惜别催歌管,
村巷惊呼聚玃猴。
此地他年颂遗爱,
观鱼并记老庄周。

白话文翻译:

在山鸦叫声不断的古老灵湫,
漂浮的泡沫缠绕着客人的船只。
没有时间点燃犀角照亮神秘的鬼魅,
想要烧掉燕子以驱赶潜伏的虬龙。
使君在惜别时催促着歌声和乐器,
村子里惊叫声中聚集了猕猴。
这里在今后会有人颂扬我的遗爱,
观鱼的人还会记得老庄和周公。

注释:

  • 灵湫:古代地名,指山水灵秀之处。
  • 乱沫:浮动的水泡。
  • 燃犀:用犀牛角点燃,古人用以照明。
  • 潜虬:传说中的龙,形态神秘。
  • 使君:指的是朋友、贵人等身份的人。
  • 玃猴:一种猴子,形态奇特,通常出现在民间传说中。
  • 遗爱:留下的美好名声和品德。
  • 老庄周:指老子和庄子,强调道家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又有婉约,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文、赋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赠别朋友李定少卿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哲思。

诗歌鉴赏:

《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和离别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思考。开篇以“山鸦噪处古灵湫”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灵秀与神秘。接着,诗人描绘了客舟在水面上的漂浮,突显了离别时的惆怅。后面的“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则是对离别的无奈与焦急,表现出对未知未来的担忧。

在“使君惜别催歌管”中,诗人通过催促歌声的意象,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惜别心情,同时也渲染了离别时的热闹气氛。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提到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会有人来这里回忆和赞美曾经的友谊,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厚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展现了人情的温暖和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鸦噪处古灵湫:山中的乌鸦在古老的灵湫处鸣叫,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2. 乱沫浮涎绕客舟:水面的泡沫缠绕着客人的小船,暗示着离别的漂泊感。
  3. 未暇燃犀照奇鬼:没有时间去点燃犀角照亮那些奇异的鬼魅,表现出急切的心情。
  4. 欲将烧燕出潜虬:想通过烧燕子来驱赶潜伏的龙,暗喻想要抵挡未来的不确定。
  5. 使君惜别催歌管:朋友在惜别之际催促着歌声,渲染了离别的场景。
  6. 村巷惊呼聚玃猴:村子里惊叫声中,聚集了猕猴,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7. 此地他年颂遗爱:在未来,这里将会有人颂扬我留下的美好名声。
  8. 观鱼并记老庄周:观鱼的人会记得老庄与周公,寓意着对哲学的追求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潜虬”比喻不安的未来。
  • 拟人:如“乱沫浮涎”使水面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离别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山鸦:象征孤独与清冷,预示离别的情绪。
  2. 灵湫:象征幽静与神秘,代表自然的美丽。
  3. 客舟:象征漂泊与离愁,表现出对归属感的渴望。
  4. 奇鬼:代表未知与神秘,增添了诗的幻想色彩。
  5. 烧燕:象征着对过往的留恋与对未来的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山鸦噪处古灵湫中“古灵湫”指的是: A. 古老的山谷
    B. 古老的水潭
    C. 古老的城市
    D. 古老的森林

  2. 诗中提到的“潜虬”是指: A. 龟
    B. 龙
    C. 鳄鱼
    D. 鱼

  3. “使君惜别催歌管”中“催歌管”指的是什么? A. 乐器
    B. 诗歌
    C. 船
    D. 餐具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与杜甫的《送友人》,两者都表达了惜别之情,但苏轼的作品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杜甫则侧重于对朋友的情感表达。这种不同的侧重点展现了两位诗人各自的风格特征。

参考资料:

  1. 《苏轼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