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凄凉雨露三年后,
仿佛尘埃数字余。
至用榴皮缘底事,
中书君岂不中书。
白话文翻译
三年后的凄凉雨露,
仿佛只剩下尘埃和数字。
用石榴皮来书写这些事情,
中书君难道不会因此而知晓吗?
注释
- 凄凉:形容气氛冷清、悲凉。
- 雨露:指雨水和露水,常用来比喻恩泽。
- 尘埃:比喻微小的事物或不重要的东西。
- 榴皮:石榴的外皮,这里用作书写的材料。
- 中书君:指中书省的官员,古代负责文书的官职。
典故解析
本诗提及的“中书”,是古代中央政府的文书机构,负责起草和管理文书。诗中提到用石榴皮书写,可能是指用简单的材料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反映出作者对当时政治和个人情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奔放,兼具文人情怀与市井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苏轼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透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亲友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开头提到“三年后”的“凄凉雨露”,有效地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氛围。雨露象征着生命和滋养,但在此却暗示出失去和凋零,显示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仿佛尘埃数字余”,用“尘埃”来比喻过去的种种,表明那些曾经的重要事情如今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中书君的提问,暗示着对当局的质疑。用榴皮书写事情,体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仍然保持表达的决心和勇气。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他对自身境遇的不满,也暗示了对政治环境的不屑与批判。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充沛,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凄凉雨露三年后:表达了三年后的孤独感,雨露带有生机,但此时却显得凄凉。
- 仿佛尘埃数字余:过往的事物在时间面前变得如此渺小,仿佛只剩下无足轻重的尘埃。
- 至用榴皮缘底事:用石榴皮书写,象征对生活的真实记录,表明即使条件简陋,仍想表达。
- 中书君岂不中书:质疑中书君是否能理解这些文字,体现出对当权者的讽刺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过去的事情比作“尘埃”,强调其微不足道。
- 反问:通过“岂不中书”表达了对政治的讽刺,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孤独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在逆境中仍渴望通过文字与世界对话的决心。
意象分析
- 雨露:象征生命与滋养,但在此处却带有凄凉的色彩。
- 尘埃:象征过去的无奈与渺小,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 榴皮:既是书写的材料,也象征着简朴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中书君”指的是: A. 中书省的官员
B. 诗人自己
C. 朋友
D. 家人 -
“仿佛尘埃数字余”中的“尘埃”比喻的是: A. 重要的事情
B. 不重要的事情
C. 未来的希望
D. 诗人的心情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亲情的怀念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D. 对友谊的赞美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的另一篇著名作品,写景抒情,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 《水调歌头》:同样是苏轼的词,表达对月亮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苏轼的诗更突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但风格更为豪放,情感更为激昂。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