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萝月
作者: 傅熊湘 〔清代〕
月圆能几。蚀与虾蟆矣。空说聚灰能止水。又被黑龙掀起。繁霜白尽芦花。朔风吹彻胡笳。除是天荒地老,不然此恨无涯。
白话文翻译:
这轮明月还能圆几次呢?它已经被蚀去,如同被青蛙吞噬一般。只空谈聚集的灰烬能否止住流水,结果却是被黑龙翻腾起伏。霜重时,芦花已经白尽。北风呼啸,胡笳声声。若非天地间永恒不变,那么这份怨恨将无穷无尽。
注释:
- 月圆能几:意指月亮能够再圆几次,暗示时间流逝。
- 蚀与虾蟆:形容月亮被食蚀,像是被青蛙啃噬一样。
- 聚灰能止水:比喻无力的尝试,灰烬无法阻挡水流。
- 黑龙:比喻风暴或动荡的力量。
- 繁霜白尽芦花:描绘寒霜覆盖了芦花的景象。
- 朔风:指北风。
- 胡笳:一种乐器,这里用来烘托孤独和悲凉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傅熊湘,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自然景象的结合。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纠葛的时期,作者通过描写月亮与自然景象,表达对过往感情的追忆与无奈。
诗歌鉴赏:
《忆萝月》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者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引发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月亮,象征着美好与圆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月亮却被蚀去,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无奈与哀伤。诗中提到的“蚀与虾蟆”,给人一种幽怨的感觉,仿佛在暗示着美好的事物被世俗的纷扰所侵蚀。
接下来,诗人用“聚灰能止水”来形容人们的无能为力,尽管有许多的尝试与努力,但最终却无法改变现实。这里的“黑龙”可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无形的力量对人们的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显示了自然与人生之间的紧密联系。
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如果没有天地间的绝对恒久,这份怨恨将永无止境,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与情感的积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圆能几:开篇即以疑问引入,暗示时间的流逝。
- 蚀与虾蟆矣:形象生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失落。
- 空说聚灰能止水:比喻无力的尝试,揭示现实的无奈。
- 又被黑龙掀起:暗示外部力量的干扰与影响。
- 繁霜白尽芦花:描绘冷清的冬日景象,象征凋零与孤寂。
- 朔风吹彻胡笳:将自然的声音与情感结合,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 除是天荒地老,不然此恨无涯:总结全诗,表达对情感的无尽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黑龙”比喻强大的外力。
- 拟人:将月亮、风等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如“天荒地老”对“此恨无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月亮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无常人生的感慨。情感的复杂性和时间的不可逆转让人深感无奈,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美好与圆满,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 黑龙:象征外部环境的动荡与冲击。
- 芦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黑龙”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外部力量
C. 自然现象
D. 个人情感 -
“聚灰能止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过往的怀念
D. 对生命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朔风”指的是什么? A. 春风
B. 夏风
C. 秋风
D. 冬风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傅熊湘的《忆萝月》更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李白通过对明月的赞美传达了对家的思念,而傅熊湘则更多地探讨了情感的复杂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傅熊湘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古诗词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