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柳》
时间: 2025-01-14 21:2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柳
作者: 熊琏 〔清代〕
汉苑芳踪,隋堤旧事,和云和水苕苕。
年年攀折,离恨有千条。
何必渭城灞岸,风流态今古魂销。
应擘尽江南好梦,烟雨短长桥。
一鞭回首处,浓阴雨岸,十里笙箫。
爱轻丝无力,漫舞宫腰。
长怕系春不住,东风里点点花飘。
空赢得暮鸦残照,憔悴几人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以汉代的花园和隋代的堤岸为引子,描绘了与云水相和谐的景象。每年都有人攀折柳枝,离别的忧伤似乎有千条之多。何必去渭城和灞岸怀旧,风流的情态今古都已消逝。应当尽情享受江南的美梦,那烟雨朦胧的短桥。回首时,浓密的阴雨和岸边的十里笙箫交织在一起。爱如轻丝般无力,随意地在宫中舞动。长久以来害怕春天无法停留,东风中点点花瓣飘落。最后只能空留暮鸦在残照中,几人感到憔悴。
注释
字词注释:
- 芳踪:芬芳的踪迹,指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 苕苕: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渭城、灞岸:渭城和灞岸都是古代著名的离别之地,常用来表示离别的伤感。
- 风流态:多指风流倜傥的姿态。
- 应擘尽:应当尽情地享受。
- 十里笙箫:形容音乐声传得很远。
典故解析:
- 渭城:古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提到渭城,常与离别情景相结合。
- 江南:指中国南方的美丽景色,常为文人所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琏,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擅长诗词,受到当时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他的诗风细腻,擅于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感慨离别与春天流逝之际写成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与感情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满庭芳 柳》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通过古代典故与自然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提到的“汉苑芳踪”和“隋堤旧事”,不仅指代古代美好的场景,更是象征着对历史的追忆与对青春岁月的惋惜。每年柳枝被攀折,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离别的苦楚。
“何必渭城灞岸”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似乎在说离愁并不需要特定的地点,而是内心深处的情感。接下来的“应擘尽江南好梦”,则转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出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浓阴雨岸,十里笙箫”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图景,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诗的结尾处提到的“空赢得暮鸦残照,憔悴几人描”,则是对生活无常与人事变迁的感慨,令人感到一丝悲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苑芳踪,隋堤旧事:引入古代美景,营造怀旧氛围。
- 年年攀折,离恨有千条:表达离愁别绪,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积累。
- 何必渭城灞岸,风流态今古魂销:质疑离别的必要性,时代的变迁让风流倜傥的情态消失。
- 应擘尽江南好梦,烟雨短长桥:鼓励尽情享受眼前美好,描绘江南的景色。
- 一鞭回首处,浓阴雨岸,十里笙箫:回首往事,音乐与景色交织,营造浓郁氛围。
- 爱轻丝无力,漫舞宫腰:爱情的脆弱与无奈,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 长怕系春不住,东风里点点花飘:对春天流逝的忧虑,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 空赢得暮鸦残照,憔悴几人描:对生活无常的感慨,留下了几分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攀折柳枝,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如“浓阴雨岸”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烟雨短长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愁别绪、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展开,反映了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与生活变迁时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离别与柔情,传统文化中的美好象征。
- 江南:代表着美丽、柔和的生活场景,常与诗人情感相结合。
- 烟雨:象征模糊、朦胧的情感状态,衬托离愁别绪。
- 暮鸦:暗示孤独与无奈,增添了诗的悲凉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苑芳踪”指代的是哪个朝代的景象?
- A. 唐代
- B. 汉代
- C. 宋代
-
诗中“何必渭城灞岸”的意思是?
- A. 需要在特定地点离别
- B. 离别不必有特定地点
- C. 渭城和灞岸是美丽的地方
-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A. 浓阴雨岸
- B. 江南好梦
- C. 十里笙箫
答案:
- B
- B
- B,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熊琏的《满庭芳 柳》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熊琏更多地融入了离愁与历史的感慨,而李白则侧重于悲壮与豪放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注释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