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山山下路,寒食有炊烟。
歌管停春社,樵苏问墓田。
赋诗金谷宴,脩禊永和年。
旧日经行地,风流在眼前。
白话文翻译:
平山山下的道路上,寒食节的时候升起了炊烟。
歌声和乐曲在春社的聚会中停了下来,樵夫和苏子问候着墓田。
在金谷园中赋诗宴饮,庆祝永和年间的脩禊。
昔日走过的地方,依旧让人浮现出往日的风流情景。
注释:
- 平山:指的是一座山,可能是诗人所居住地的特定山名。
- 寒食:寒食节,古代节日,禁火冷食,通常在清明节前一日。
- 歌管:指歌唱的乐器,象征音乐。
- 春社:春社日,是春天祭祀社神的日子。
- 樵苏:樵夫与苏子,可能指诗人对友人的问候。
- 金谷宴:金谷园中宴饮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指陶渊明等人在金谷园聚会作诗。
- 脩禊:脩禊即修禊,即春天祭祀的活动。
- 风流:风流人物,指才子佳人的风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中,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怀念。
创作背景:
《平山》创作于清代,正值寒食节,诗人以平山为背景,回忆节日的热闹与昔日的友谊,反映出诗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平山》通过描绘寒食节的场景与个人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传统的深厚情感。开篇以“平山山下路,寒食有炊烟”引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温暖的春日图景,炊烟袅袅,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生活气息。接下来的“歌管停春社,樵苏问墓田”则转而描绘人们的聚会与祭祀,表现出一种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
“赋诗金谷宴,脩禊永和年”句中,金谷园宴会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文人雅集的向往与热爱,还体现了对美好岁月的追忆。最后一句“旧日经行地,风流在眼前”则是诗人对过往的回顾,仿佛那些美好的时光依旧历历在目。
全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致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体现了传统节日的意义与价值,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恰如其分地流露出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山山下路:描述了地理位置,为后文的情景设定。
- 寒食有炊烟:表现了节日气氛,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 歌管停春社:转到社日的热闹,音乐停下来,暗示人们在悼念。
- 樵苏问墓田:引入对逝者的追忆,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赋诗金谷宴:回忆文人雅集,代表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脩禊永和年:强调了节日的意义和团聚的快乐。
- 旧日经行地:回忆往昔,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风流在眼前:突出昔日的友谊与风采依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炊烟”象征生活的气息与人情的温暖。
- 对仗:如“歌管停春社,樵苏问墓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自然描写与生活场景的结合,传达出对友情与历史的深切感悟,体现了文化传承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山:象征安静与自然。
- 炊烟:代表生活的气息。
- 歌管:象征音乐与欢庆。
- 墓田:代表对逝者的追忆。
- 金谷:象征文人雅集与诗意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有炊烟”中的“炊烟”指的是什么? A. 烟雾
B. 烹饪的烟
C. 煤烟
D. 火灾的烟 -
“赋诗金谷宴”是指诗人在什么地方写诗? A. 平山
B. 金谷园
C. 自家庭院
D. 墓田 -
本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节日的场景? A. 春节
B. 清明节
C. 寒食节
D. 中秋节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清明》杜牧
诗词对比:
- 汪中的《平山》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节日的情景,但汪中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回忆,而杜甫则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