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塞训厉军士
作者:玄烨 〔清代〕
铁马金戈整六师,
鼓行出塞暮春时。
边尘尽埽从今始,
莫让天山建绩奇。
白话文翻译
在春末的暮色中,整齐的军队骑马持戈出征,
在这时,鼓声震天,士兵们整装待发。
边疆的尘埃从今开始要清扫干净,
不要让天山留下任何不平凡的成就。
注释
逐句解释
- 铁马金戈:铁制的马匹和金属的武器,形容军队的装备精良。
- 整六师:整齐的六个军队,古代指六个军团。
- 鼓行:鼓声响起,表示出发。
- 出塞:出边塞,指出征边疆。
- 边尘:边境的尘埃,象征战争带来的混乱。
- 尽埽:彻底清扫。
- 天山:指天山山脉,象征边疆的险峻与壮丽。
- 建绩奇:建立非凡的业绩或成就。
典故解析
“出塞”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主题,指向边疆和战争,体现了军事和保家卫国的情怀。天山是中国西北的重要山脉,象征着边疆的险境与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玄烨,清代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兼备,提倡文化繁荣,重视国防。他的诗词多反映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边疆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边疆不稳之际,表达了对军队出征的鼓励和对边疆安定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激昂的情感展示了国家对军队的期望与鼓励。开头“铁马金戈整六师”便描绘出一幅整齐划一、气势磅礴的军队出征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随后的“鼓行出塞暮春时”则通过鼓声的描绘,增强了出征的紧迫感和庄重性,仿佛我们能听到那激昂的战鼓声,激励着士兵们向前冲锋。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渴望。“边尘尽埽从今始”的一句,传达了清理战乱、恢复和平的决心与信心。而最后一句“莫让天山建绩奇”,则是对士兵们的期许与鞭策,希望他们能够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捍卫国家的尊严与领土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军人英勇精神的推崇,展现了那个时代军人的豪情壮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铁马金戈整六师:描绘出强大的军队装备,体现出出征的严肃和威武。
- 鼓行出塞暮春时:鼓声响起时,士兵们出征的时刻正值春末,寓意着新的开始。
- 边尘尽埽从今始:强调从现在开始,要彻底消灭战争带来的混乱与尘埃。
- 莫让天山建绩奇:激励军队为国家建立辉煌的战功,不让外敌轻易得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铁马金戈”与“鼓行出塞”,形成整齐的对仗,使诗句更加铿锵有力。
- 比喻:用“铁马金戈”比喻军队的威武和装备,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强调了军队在捍卫国家、保卫边疆中的重要性,表现出对士兵们的期待与鼓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马:象征军队的力量与坚韧。
- 金戈:代表战争的武器,体现出战斗的决心。
- 边尘:象征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
- 天山:象征边疆的险峻与重要性,激励军人立下赫赫战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铁马金戈”主要形容的是:
A. 军队的装备
B. 边境的风景
C. 农民的生活
答案:A -
“鼓行出塞暮春时”中的“鼓行”指的是:
A. 吃饭的声音
B. 鼓声响起,出征的时刻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天山”主要象征着:
A. 风景名胜
B. 边疆的险境与重要性
C. 城市的繁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by 王昌龄
- 《白马篇》 by 杜甫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表现出边疆的壮丽与战斗的豪情,但更加强调了军人面临的孤独与艰辛,而玄烨的《出塞训厉军士》则更侧重于对军队的鼓励与期望。两者在主题上相互呼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玄烨诗词选》
- 《边塞诗词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