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夜坐偶感》
时间: 2025-01-08 20:01: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三更打遍,小帘外雪花飞。
有魏博监奴,天雄内宅,裤褶黄皮。
僛僛。醵钱会食,爇两行红烛雾成围。
银甲崩腾碎摘,玉船狼籍争挥。
依稀。啁唽更喧豗。诟谇旋嘲诙。
笑贺公吴语,参军蛮语,相视然疑。
吴姬。吟莺叫燕,记绿窗细欬抵游丝。
惆怅新眠难稳,凄凉旧梦都非。
白话文翻译
在正三更时分,敲打着小帘子,外面雪花纷飞。
有魏博的监奴在,天雄的内宅,裤子褶皱黄皮。
隐隐约约,聚在一起吃饭,烛火雾气缭绕成围。
银甲的舞动崩裂,玉船的喧闹争先恐后。
依稀听见,啁啾声愈加喧闹,诟谇与嘲笑交替。
笑贺公用吴语,参军讲蛮语,相互对视显得疑惑。
吴姬在一旁,吟唱莺声燕语,记得绿窗细细的轻叹如游丝。
惆怅得新睡难以安稳,凄凉的旧梦已经无从追忆。
注释
- 正三更:夜间的时间,指午夜时分。
- 魏博:古代的一个地方,常用以指代某种身份或地位。
- 裤褶黄皮:形容穿着的衣物,带有些许贬义。
- 醵钱:凑钱、集资。
- 啁唽:鸟鸣的声音。
- 吴姬:指代吴地的女子,常与歌舞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6年-1680年),字梦阮,号鹿鸣,晚号清壶,清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生于明末,因战乱而流离,后在清朝仕途上有所发展。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语言灵动。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 夜坐偶感》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夜坐时的感受,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 夜坐偶感》是一首抒情词,诗人在深夜静坐时,外面的雪花与室内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寂与惆怅。诗中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聚会的欢声笑语与诗人独处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出诗人的孤独感。
诗的开头通过夜深时分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冷清的氛围,随后转入对聚会的描绘,表现了热闹中的人情冷暖。诗人在聚会中观察到不同的方言交流,感受到一种文化的隔阂,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
最后,诗人感叹新眠难稳,旧梦凄凉,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没有直接的表达,却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意象,深刻地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过去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三更打遍,小帘外雪花飞:深夜,外面下雪,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有魏博监奴,天雄内宅,裤褶黄皮:描述场景中的人物,暗示社会地位的差异。
- 醵钱会食,爇两行红烛雾成围:聚会的热闹场面,烛光渺渺,营造温馨却又略显迷离的感觉。
- 银甲崩腾碎摘,玉船狼籍争挥:描绘出举杯畅饮的场景,热闹中隐含一丝混乱。
- 依稀。啁唽更喧豗。诟谇旋嘲诙:背景声响越来越喧闹,形成一种对比。
- 笑贺公吴语,参军蛮语,相视然疑:不同语音的相互交流,体现文化差异。
- 吴姬。吟莺叫燕,记绿窗细欬抵游丝:描绘吴地女子的优雅与韵味,暗示着过往的美好。
- 惆怅新眠难稳,凄凉旧梦都非:结尾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惆怅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银甲崩腾碎摘,玉船狼籍争挥”,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语言的音乐感。
- 比喻:将烛光比作雾,营造了梦幻的感觉。
- 拟人:将雪花与烛光等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揭示了诗人在热闹与孤独之间的矛盾心态,通过夜晚的沉思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表达对时光流逝与往昔美好的惋惜,展现了人内心的脆弱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花:象征纯洁与孤独,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 红烛:象征温暖与热闹,但同时也暗示短暂与易逝。
- 吴姬:代表着美好与文化的记忆,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正三更”指的是哪个时段?
- A. 午夜
- B. 正午
- C. 黄昏
- D. 清晨
-
诗中提到的“吴姬”主要代表什么?
- A. 乡村妇女
- B. 吴地的女子
- C. 皇宫的妃子
- D. 书院的女弟子
-
诗人对旧梦的感受是?
- A. 希望
- B. 惆怅
- C. 快乐
- D. 满足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对比,均表现了夜晚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辛弃疾的词更多展现了豪情壮志,而陈维崧则更为细腻地描绘了内心的惆怅。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陈维崧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