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丛苇
作者: 张蠙 〔唐代〕
丛丛寒水边,曾折打鱼船。
忽与亭台近,翻嫌岛屿偏。
花明无月夜,声急正秋天。
遥忆巴陵渡,残阳一望烟。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水边,芦苇丛生,我曾在这里折断了渔船的桨。
忽然靠近了亭台,却又觉得这岛屿偏僻而不便。
花在无月的夜里显得格外明亮,声音急促正值秋天。
我遥想巴陵渡口,余晖照射下的烟雾一片朦胧。
注释:
字词注释:
- 丛丛:形容很多、聚集的样子。
- 寒水:指寒冷的水域。
- 折:这里指折断。
- 打鱼船:捕鱼用的船只。
- 亭台:指临水的建筑。
- 嫌:嫌弃、厌恶。
- 岛屿:小岛,偏僻的地方。
- 花明:花朵在夜里显得明亮。
- 无月夜:没有月亮的夜晚。
- 声急:声音急促。
- 巴陵渡:指湖南岳阳的巴陵渡口,历史悠久,风景优美。
- 残阳:夕阳,余晖。
- 烟:指水汽、雾气。
典故解析:
- 巴陵渡:巴陵渡是唐代著名的水路交通要道,历史上诗人们多有吟咏,象征着思乡之情和对过往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唐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其作品在唐诗中颇具特色,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丛苇》写于唐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可能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孤寂与人生的无常。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丛苇》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以“丛丛寒水边”引入,描绘了一幅寒冷水域景象,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折断的渔船象征着诗人过去的回忆与失落,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念与对生活的感慨。接下来的“忽与亭台近,翻嫌岛屿偏”,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腻感受,亭台的近与岛屿的偏僻形成对比,使得孤独感愈发显著。
“花明无月夜,声急正秋天”描绘了秋天的夜晚,花朵在无月的夜里显得更加明亮,声音则急促而清晰,展现了秋季的特有氛围。最后一句“遥忆巴陵渡,残阳一望烟”则将诗人内心的思念与对美好过往的回忆展现得淋漓尽致,巴陵渡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承载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孤独、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给人留下了深远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丛丛寒水边,曾折打鱼船。”
- 描绘寒水边的芦苇丛生,折断渔船的经历,传达一种孤独感。
-
“忽与亭台近,翻嫌岛屿偏。”
- 亭台的近使得偏僻的岛屿更显孤立,表达对环境的敏感。
-
“花明无月夜,声急正秋天。”
- 花在无月的夜晚显得明亮,声音急促,渲染出秋天的气氛和孤寂。
-
“遥忆巴陵渡,残阳一望烟。”
- 追忆巴陵渡的美景,夕阳下的烟雾,寄托对过往的思念与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丛丛寒水边”和“花明无月夜”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巴陵渡象征着故乡与过往的美好回忆。
- 拟人:花明无月夜中的“花”仿佛有了生命,显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世的感慨,反映了孤独思乡的情感,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水:象征孤寂与冷漠。
- 亭台:代表人间的温暖与美好。
- 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残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丛丛寒水边”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A. 温暖的湖边
B. 寒冷的水域
C. 繁华的市街
答案:B -
“遥忆巴陵渡”中,巴陵渡象征着什么?
A. 远方的风景
B. 诗人的故乡
C. 诗人失去的爱情
答案:B -
诗人对亭台和岛屿的感觉是怎样的?
A. 都很喜欢
B. 亭台近且美丽,岛屿偏僻而嫌弃
C. 都觉得偏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张蠙的《丛苇》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对人世的感慨,但张蠙的作品更显孤独与思乡之情,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百姓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