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夜宴留别郡守》

时间: 2025-01-06 08:15:51

四方骚动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欢。

觱栗调高山阁迥,

虾蟆更促海声寒。

屏间佩响藏歌妓,幕外刀光立从官。

沈醉不愁归棹远,晚风吹上子陵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方骚动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欢。
觱栗调高山阁迥,虾蟆更促海声寒。
屏间佩响藏歌妓,幕外刀光立从官。
沈醉不愁归棹远,晚风吹上子陵滩。

白话文翻译:

四面八方都在骚动,唯有这一州却安宁;
夜晚摆上酒樽,让客人们欢聚畅饮。
觱栗的乐声在高耸的山阁上回荡,
蛙声更显得海边的寒冷。
屏风后传来歌妓的佩饰声,
幕外刀光闪烁,官员们立在那里。
我醉得不怕舸舟归远,
晚风轻拂,吹向子陵的滩涂。

注释:

  • 四方骚动:指外界的动荡不安,可能暗指社会动乱或者战争。
  • 樽罍:酒器,樽指大酒杯,罍是盛酒的器具。
  • 觱栗:古代一种乐器,常用于宴会中伴奏。
  • 虾蟆:指青蛙,象征海边的寒冷潮湿。
  • 佩响:佩戴的饰物发出的声音,指歌妓的装扮。
  • 刀光:指士兵或官员的武器,暗示他们在场的威严和权力。
  • 沈醉:沉醉于酒中,忘却归途的远。
  • 子陵滩:子陵是地名,滩指沙滩,寓意归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蠙,字维道,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张蠙与郡守的告别宴会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地方安宁的对比,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乐与对未来离别的淡然。

诗歌鉴赏:

这首《钱塘夜宴留别郡守》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动荡时代中的宁静时刻。诗中开头提到“四方骚动一州安”,这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洞察,尽管外界环境不安,钱塘却依旧保持着一份安宁。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夜宴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欢快而温馨的氛围,描绘出樽前客欢的场景,体现了友谊的珍贵。

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中提到的“觱栗调高山阁迥”和“虾蟆更促海声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欢快与热烈的宴会气氛,后者则传达出海边的冷清与凄凉。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屏间的歌妓和幕外的刀光交织在一起,暗示了在欢乐背后潜藏的权力与危机。

最后诗人以“沈醉不愁归棹远”展现了对离别的洒脱态度,尽管归途遥远,但在此刻的欢聚中,酒意已醉,已无所虑。这种心态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的洒脱与流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四方骚动一州安”:外界动荡,唯有这州安宁,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感受。
    • “夜列樽罍伴客欢”:夜晚的宴会,众人欢聚,生动描绘了聚会的场景。
    • “觱栗调高山阁迥”:乐声高亢回荡,意境高远。
    • “虾蟆更促海声寒”:海边的蛙声,渲染了环境的寒冷。
    • “屏间佩响藏歌妓”:歌妓的声音与装饰,营造了宴会的氛围。
    • “幕外刀光立从官”:暗示权力与军事的存在,形成对比。
    • “沈醉不愁归棹远”:醉酒无忧,表现出一种洒脱态度。
    • “晚风吹上子陵滩”:结尾处的自然描写,充满了诗意。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樽罍”与“客欢”,形成对称。
    • 比喻:如“刀光”暗指权力与威严。
    • 意象:乐声与蛙声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淡然与对友情的珍惜,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中人们寻找宁静与欢乐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酒樽:象征友情与欢聚。
  • 觱栗乐声:代表热闹与欢快的气氛。
  • 虾蟆声:象征自然的冷清与无情。
  • 刀光:暗示权力与安全的威胁。
  • 子陵滩:寓意归途与人生的流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四方骚动”指的是什么?

    • A. 社会动荡
    • B. 自然災害
    • C. 人心惶惶
    • D. 交通堵塞
  2. “沈醉不愁归棹远”的意思是什么?

    • A. 酒醉后不怕归途遥远
    • B. 酒喝多了,想要游玩
    • C. 不想回家
    • D. 酒醉后会迷路
  3. 诗中提到“虾蟆更促海声寒”中,虾蟆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热闹的场面
    • B. 寂静与寒冷
    • C. 食物的美味
    • D. 自然的和谐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寻隐者不遇》——贾岛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忧伤,但更多的是对亲情的关注,而张蠙则聚焦于友情与环境的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历代诗人传记》
  3.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