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
时间: 2025-01-04 11:53: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季子应嗔不下机,
弃家来伴碧云师。
中秋冷坐无因醉,
半月长斋未肯辞。
掷简摇毫无忤色,
投名入社有新诗。
飞腾桂籍他年事,
莫忘山中采药时。
白话文翻译
季子(即弟子)应该对这种情形感到不满,因而无法安心下棋,他抛弃了家乡来陪伴碧云(即隐士或高人)。中秋时节,独自坐在寒冷的地方,因没有理由而无法酩酊大醉,已经过了半个月的长斋还不愿意辞去。投笔写信毫无不快之色,投名于社团中又有新作问世。希望未来能飞腾在桂树之下的荣光,不要忘记在山中采药的时光。
注释
- 季子:指弟子,古代对学生的称呼。
- 碧云师:指隐士或高人,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象征团圆、思乡。
- 长斋:长时间的禁食,表示修行或清净。
- 掷简:投笔写信,表达思念之情。
- 飞腾桂籍:指未来的荣华成就,桂树象征成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与友人汪覃秀才交往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中秋”和“长斋”,体现出苏轼的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状态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季子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人内心的挣扎与思索。季子因无法安心下棋而感到烦躁,反映出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渴望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寄托。诗中“弃家来伴碧云师”一句,更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秋的寒冷与酒的无缘交织,既表现了孤独感,也增添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且层次分明,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形成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尤其是最后两句,不仅回顾了过去的采药时光,更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比与反思,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结合,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季子应嗔不下机:季子(弟子)应感到不满,无法专心下棋。
- 弃家来伴碧云师:抛弃家庭,前来陪伴隐士,体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中秋冷坐无因醉:中秋时节,独自坐在寒冷中,无法借酒消愁。
- 半月长斋未肯辞:经过半个月的禁食,仍不愿意放弃这种生活。
- 掷简摇毫无忤色:写信时毫无不快之色,表达了思念之情。
- 投名入社有新诗:加入社团,创作出新诗,体现了积极的创作态度。
- 飞腾桂籍他年事:希望未来能够实现荣华富贵。
- 莫忘山中采药时:希望不忘记在山中采药的时光,象征着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云师”比喻隐士,传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对仗:诗中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反复:多次提及时间(中秋、半月),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去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苏轼对于生活的哲学思考和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云:象征隐逸高人的生活。
- 中秋:象征团圆和思乡之情。
- 长斋:体现修行和对物欲的超脱。
- 桂籍:象征未来的成功和荣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季子应嗔不下机”中的“季子”指的是什么? A. 孩子
B. 弟子
C. 年轻人
D. 朋友 -
中秋的寒冷与酒的无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满足 -
“莫忘山中采药时”中表达了对什么的珍视? A. 朋友
B. 自然生活
C. 荣华富贵
D. 诗词创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心境。
诗词对比
苏轼与陶渊明的作品都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加关注于人际关系和未来的期待,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对自然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苏轼的诗文集,供深入研究。
- 《宋代文学史》:关于宋代文学的全面介绍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