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
时间: 2025-01-19 15:35: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
作者: 苏轼 〔宋代〕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
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
误入华阳洞,窃饮茆君酒。
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
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
苍苔眯其目,丛棘哽其口。
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
无复号云声,空余舞杯手。
樵夫见之笑,抱卖易升斗。
杨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
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俯首。
胡不载之归,用此顽且丑。
求诗纪其异,本未得细剖。
吾言岂妄云,得之亡是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楚山中猿猴的生动景象,青猿聪明而长寿。一个狂放的道士化身为猿,肆意在山谷间奔跑。误入华阳洞后,偷偷喝了茆君的酒,因此被囚禁在岩石间,岩石像刑具一样束缚他。松根缠绕着他的脚,藤蔓捆住他的手肘,苍苔遮住了他的眼睛,丛棘卡住了他的嘴。经过三年,他终于化为一块石头,坚硬而瘦弱,难以与美玉相比。再也听不到他的呼喊,只有舞杯的手留在空中。樵夫见到他哈哈大笑,抱着木柴轻松地卖掉。杨公如同海中的仙人,世俗的人怎么能与他交朋友?在海边遇到姑射仙子,他只是微微低下头笑。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使用这块顽固而丑陋的石头?我想用诗歌来纪念他的异样,但却未能深入剖析。我所言难道是妄自揣测?我从他口中得知的这段经历。
注释
- 华阳洞:传说中的洞府,常与道教有关,象征隐秘和修道的地方。
- 茆君酒:指茆君,即神话中的酒神,代表美酒。
- 杨公:可能指神话或历史中的人物,具有仙人特征。
- 姑射:指姑射山,是道教中著名的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文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可能受到他个人遭遇和道教文化影响,反映了对人生、自由和困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猿猴与道士的转化,展现了人世间的无常和对自由的渴望。开篇描绘楚山的猿猴,给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随后道士误入华阳洞,突显了人类在追求自由与快乐中的无知与冲动。道士因醉酒而被囚禁,象征着人类在欲望面前的脆弱与无奈。三年后,他化身为石,失去了自由与生气,暗喻人生的无奈与时间的流逝。诗中“樵夫见之笑”表现了世俗对精神追求者的冷漠,而“杨公海中仙”则引发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最终流露出对亡者的惋惜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自由的韵律,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充满了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描绘楚山的猿猴,青猿聪明且寿命长,暗示自然的生机。
- 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道士化身为猿,象征放纵与自由。
- 误入华阳洞,窃饮茆君酒。:道士因醉酒陷入困境,表现人类的愚蠢与无知。
- 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被囚禁在岩石中,象征被欲望所束缚。
- 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自然的束缚,暗示无法逃脱的命运。
- 苍苔眯其目,丛棘哽其口。:失去生机,象征生命的枯竭与绝望。
- 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三年后化为石头,失去活力,象征生命的消逝。
- 无复号云声,空余舞杯手。:再也听不到呼喊,只有舞杯的手,表现孤独与无奈。
- 樵夫见之笑,抱卖易升斗。:世俗的冷漠与无情,樵夫的笑声刺耳。
- 杨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孤独感。
- 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俯首。:遇仙子,暗示对理想的渴望。
- 胡不载之归,用此顽且丑。:质疑为何不带他回去,象征对理想的追求。
- 求诗纪其异,本未得细剖。:想用诗歌来纪念,但始终未能深入。
- 吾言岂妄云,得之亡是叟。:自我反思,表达对过往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化为石”比喻人失去自由与生气。
- 拟人:松根、藤蔓被拟人化,表现束缚的无情。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的修辞,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自由的追求,反映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道士的困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理解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猿猴:象征自由与自然生机。
- 道士:代表追求精神自由的人。
- 华阳洞:隐喻人生的迷途。
- 岩石:代表束缚与困境。
- 苍苔、丛棘:象征生命的枯竭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华阳洞”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迷途
- C. 自由
-
诗中“无复号云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孤独
- C. 自豪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苏轼: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不羁的个性,苏轼则更注重对人生的思考与内心的探究,二者都展示了不同的自由观。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