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韩持国》
时间: 2025-01-01 19:36: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韩持国》 ——苏轼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
犯时独行太畏畾,回天不忌真药石。
辇致归来荷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
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
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韩氏家族中的三位杰出人物,尤其是其中一位像伟大的节操一样的人物。
他安静地坐在书案旁学习,没有私心,平日里进入朝廷时总是正色以对。
在犯错的时候,他独自一人行走,十分畏惧,回头看天也不怕真正的药石。
当辇车归来时他背负着两位圣人的重托,推举的官员们都具备众多的才能。
我们这些小人只会吃饱饭,如果没有君子,国家怎能治理好?
我在西湖上醉卧在春水的船上,怎么能为百姓创造丰年呢?
注释:
- 韩氏三虎:指的是韩氏家族中三位杰出的人物,身份显赫。
- 伟节:伟大的节操,指的是高尚的品德。
- 隐几:隐居在案几旁边,表示安静地学习。
- 夙驾:早晨骑马,形容他勤勉。
- 犯时:指在不合时宜的时候,独自行动。
- 真药石:真正能够治病的药石,比喻有益的道理。
- 辇致:指皇帝的车辇到达。
- 荷二圣:承载着两位圣人的重托。
- 推排使至:推举的官员都具有众多才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风格多样,充满个性和情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现了他对韩氏家族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韩氏家族为题,展现了对优秀人物的崇敬之情。诗人在开篇便引入了“韩氏三虎”,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权力与责任的重疊。苏轼通过对这位“伟节”的描写,表现了他对正直优秀之人的高度赞赏。接着,诗人提到自己与小人相比的无奈,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中有着丰富的意象,尤其是“西湖醉卧春水船”,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在表达诗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如何为人作丰年”,则显露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切和无力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君子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展现了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韩氏三虎秉枢极:开篇点明主题,韩氏家族中的三位杰出人物掌握着重要权力。
- 中有一虎似伟节:其中一位像伟大的节操一样,强调其高尚品德。
- 端居隐几学无心:他安静地学习,表明其淡泊名利的态度。
- 夙驾入朝常正色:形容他进入朝廷时从容不迫,给人以正义感。
- 犯时独行太畏畾:在不合时宜的时候,他选择独行,显得格外谨慎。
- 回天不忌真药石:不惧怕真正的道理,说明其勇于面对。
- 辇致归来荷二圣:归来时背负着皇帝的重托,重任在身。
- 推排使至有众力:推举的官员都有很强的才能。
- 吾侪小人但饱饭:我们这些小人只会满足于温饱。
- 不有君子何能国:没有君子的治理,国家又怎能昌盛?
- 西湖醉卧春水船:描绘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如何为人作丰年:感叹自己无法为百姓创造丰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小人与君子的对比,突出君子的珍贵和小人的无奈。
- 象征:春水船象征着自由与诗意生活,而韩氏家族则象征着理想的政治。
- 隐喻:用“虎”来形容人的品质,体现出勇敢与高尚。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君子与小人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通过对韩氏家族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并通过西湖的闲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深邃的思考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象征勇敢与正直。
- 春水:代表生机与希望。
- 船:象征自由与漂泊的生活状态。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韩氏家族有多少位杰出人物?
- A. 一位
- B. 两位
- C. 三位
- D. 四位
-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A. 山
- B. 船
- C. 虎
- D. 水
-
诗中“吾侪小人但饱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失落
- C. 满足
- D. 无奈
答案:
- C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在风格上有明显不同,苏轼更注重理性思考与情感交织,而李白则更偏向于豪放不羁的个性表现。
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在诗中所表达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