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漫道出门好,出门剧可怜。禁烟寒食节,疏雨杏花天。有梦思乡里,无方扫墓田。瀛洲知己在,我欲寄诗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寒食节期间出门时的感受,虽然外面有风景可赏,但出门的心情却十分可怜。寒食节的禁烟令人与春天的杏花雨相映成趣,却让他梦回故乡,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同时,他也无处扫墓,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在遥远的瀛洲,他想寄出自己的诗篇给知己。
注释:
- 漫道:随意说。
- 禁烟:指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吃冷食。
-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祭祀祖先的日子。
- 疏雨:细雨,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凄凉的感觉。
- 杏花天:春天杏花盛开的时节,象征美好而短暂的春景。
- 无方:没有地方。
- 扫墓田:扫墓的地方,表示对逝者的怀念。
- 瀛洲:神话中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境地或友人所在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霖,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而略带忧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寒食节,是诗人身处他乡时对故乡及故人的深切思念,反映了清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客中寒食》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寒食节这个传统节日中,虽然身在异乡,却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首句“漫道出门好,出门剧可怜”以反语的方式揭示了诗人出门的心情,初看似乎是在赞美出门的乐趣,实际上却暗含了对孤独的感慨。接下来的描写“禁烟寒食节,疏雨杏花天”通过细腻的景象描绘,营造出一种春雨绵绵的清冷氛围,与寒食节的禁烟相呼应,增添了节日的凄凉感。诗人在此情景中,梦回故乡,情感愈发浓烈。他不仅在怀念故乡的风景,更是在感慨对逝去亲人的追忆。最后一句“我欲寄诗篇”蕴含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通过诗歌传递情感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漫道出门好:表示人们常说出门在外是好事,但实际上诗人感到极大的失落和孤独。
- 出门剧可怜:进一步强调出门后的失落感,形成对比。
- 禁烟寒食节:提到寒食节,暗示节日的特殊性和情感的沉重。
- 疏雨杏花天:描绘了春天的细雨与杏花,增添了诗的清新却又略显忧伤的气氛。
- 有梦思乡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愈发浓厚。
- 无方扫墓田:无处扫墓,显示了对逝者的追忆与无奈。
- 瀛洲知己在:提到理想中的友人,寄托了对友情的向往。
- 我欲寄诗篇:表达了想通过诗歌寄托情感的愿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疏雨杏花天”以杏花和细雨比喻春天的美好与凄凉。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语:首句通过反语手法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 诗中主要表达了作者在寒食节期间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追忆,以及在他乡的孤独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渲染,展现了人们在节日时对故乡和亲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杏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寒食节:传统节日,象征对故人的怀念。
- 雨:细雨象征着诗人的愁绪与孤独感。
- 故乡:代表着温暖和归属感,诗中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端午节
b) 寒食节
c) 中秋节 -
“漫道出门好”中“漫道”的意思是? a) 随意说
b) 严肃说
c) 兴奋说 -
诗人想寄出什么? a) 信件
b) 诗篇
c) 书信
答案:
- b) 寒食节
- a) 随意说
- b) 诗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涉及孤独与思乡,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豪情壮志,而夏霖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温情的怀念。
- 杜甫的《春望》:同样是在动荡的时局中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