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行》
时间: 2025-01-19 15:32: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筑城行
作者: 刘克庄〔宋代〕
万夫喧喧不停杵,
杵声丁丁惊后土。
遍村开田起窑灶,
望青斫木作楼橹。
天寒日短工役急,
白棒诃责如风雨。
汉家丞相方忧边,
筑城功高除美官。
旧时广野无城处,
而今烽火列屯戌。
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
城中萧疏空无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筑城的场景,许多人喧闹着不停地劳作,杵声在空中响亮,惊动了大地。村子里开垦田地,建造窑灶,远望去,看到人们砍伐树木建筑楼橹。天寒日短,工人们的工作十分急迫,像白色的棍子一样的责骂声如风雨般猛烈。汉朝的丞相正在忧虑边疆的安危,筑城的功劳高大,能够被提拔为美官。过去广袤的土地上没有城池,而如今烽火连天,营屯戍守。你难道没有看到高耸的城墙像鱼鳞一样密布,城内萧条冷落,空无一人?
注释
- 杵声丁丁:杵是用来捣米的工具,丁丁声形容其响亮。
- 后土:指大地或土地,古代神话中后土是掌管土地的神。
- 楼橹:古代城墙上的木制防御工事。
- 白棒:指用来责罚的工具,喻指严厉的责骂。
- 汉家丞相:指汉朝的丞相,代表国家的官员。
- 烽火:古代用以传递军事信息的火信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石庵,宋代诗人,其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他生活在北宋末年,经历了国家动荡,诗中常含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筑城行》创作于国家多事之秋,边疆战事频繁,诗人对此深感忧虑,通过对筑城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乱与人民苦难的关注。
诗歌鉴赏
《筑城行》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筑城的繁忙场景,诗的开头通过“万夫喧喧不停杵”引入了紧张的氛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工程的艰辛与人们的劳作。诗中不断出现的“杵声”“工役急”等词语,构成了一种急迫而又沉重的劳动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农田的开垦和窑灶的建立,显示出人们在困境中努力生存的精神。
“汉家丞相方忧边”一句,将个人的忧虑提升到国家的层面,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心。最后两句“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筑城的意义与现实的悲凉,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绝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也映射出人们在生存与安全之间的无奈选择,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夫喧喧不停杵:众人忙碌,声音喧闹,体现出筑城的紧迫性。
- 杵声丁丁惊后土:杵声震动大地,象征着人们的劳作对自然的影响。
- 遍村开田起窑灶:各处都在忙于耕作和建造,表现出集体的努力。
- 望青斫木作楼橹:远望去,人们正在砍伐树木,建造防御工事。
- 天寒日短工役急:寒冷的天气和短暂的日光加剧了工作的紧迫感。
- 白棒诃责如风雨:形容工作中的责骂声如同风雨般猛烈。
- 汉家丞相方忧边:提到汉朝丞相,揭示国家的忧虑与边疆问题。
- 筑城功高除美官:筑城的功劳虽然高,但现实中真正的利益与美官却难以达到。
- 旧时广野无城处:表达过去的安宁与现在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
- 而今烽火列屯戌:当前烽火连天,军队驻守,战事频繁。
- 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形象地描绘出城池的密集与高耸,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城中萧疏空无人:最后一句强调了城内的荒凉与冷清,表现生存的困境。
修辞手法
- 对比:旧时与现在对比,强化战争带来的变化。
- 比喻:如“高城齾齾如鱼鳞”,形象生动,增强了视觉印象。
- 拟人:将责骂形容为风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工人的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筑城的务实态度与对战争带来的悲观情绪,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象征着防御与安全。
- 杵:代表着艰苦的劳动与生存的挣扎。
- 烽火:象征着战争与动乱的隐忧。
- 空无人:表现出战后荒凉的景象,反映出人们的离散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杵”指的是什么? A. 农具
B. 兵器
C. 用来捣米的工具 -
“白棒诃责如风雨”中的“白棒”指的是哪个方面? A. 责罚工具
B. 劳动工具
C. 装饰品 -
本诗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乡村生活
B. 筑城的劳作
C. 战场的景象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
- 王昌龄的《出塞》:描绘了边疆的战事与士兵的愁苦。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涉及边疆与战事,但《筑城行》更侧重于劳动与筑城的艰辛,而《登鹳雀楼》则更多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壮阔的景象。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诗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克庄研究》
- 《古诗词基础知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