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二首》

时间: 2025-01-04 08:05:43

植物虽微性有常,人心翻覆至难量。

李陵卫律阴山死,不似葵花识太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植物虽微性有常,人心翻覆至难量。
李陵卫律阴山死,不似葵花识太阳。

白话文翻译:

植物虽然微小,却有自己固定的性质;而人心却变化无常,难以揣测。李陵和卫律在阴山战死,不像葵花那样明确地知道太阳的方向。

注释:

  • 植物虽微: 植物虽然微小,指葵花等植物。
  • 性有常: 指植物有固定的生长规律和特性。
  • 人心翻覆: 指人心思变化不定,难以捉摸。
  • 李陵卫律: 李陵是汉代著名的将领,卫律是汉朝的另一位将领,他们在战争中死于阴山。
  • 阴山: 指中国北方的一座山脉,历史上与战争有关。
  • 识太阳: 指葵花总是朝向太阳,象征忠诚和坚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著称,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对人心的变化与植物的稳定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葵花二首》以葵花的特性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性变化的深刻感悟。诗的开篇以“植物虽微性有常”引出,指出植物虽然微小,但其性情固定,表明自然界的规律性。而在接下来的“人心翻覆至难量”中,诗人则转向人心的复杂多变,揭示了人性的不可靠和难以捉摸。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性的不满与失望。

紧接着,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李陵和卫律,他们在战场上死亡,象征着忠诚与牺牲,但与葵花的坚定不同,他们的命运却是悲惨的。这一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突显了人心的无法预测和植物的单纯。在诗的结尾,提到葵花识太阳,象征着对真理和光明的追求,成为一种积极的象征。

通过对比植物的坚韧和人性的复杂,诗人展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植物虽微性有常: 强调植物虽小,但它们的本性和生长规律是固定不变的。
  • 人心翻覆至难量: 说明人心变化无常,难以预测和理解。
  • 李陵卫律阴山死: 引用历史人物,说明即使忠诚的人也可能遭遇不幸。
  • 不似葵花识太阳: 以葵花朝向太阳作为对比,强调植物的坚定与人心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葵花”比喻忠诚与坚定,反衬人心的变化。
  • 对仗: 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性与自然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人心的复杂与植物的简单,表现出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无奈和对真理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葵花: 象征忠诚与追求真理。
  • 人心: 代表人性的复杂与不可捉摸。
  • 李陵卫律: 体现忠诚与牺牲的历史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植物虽微性有常”中的“有常”是什么意思?

    • A. 有规律
    • B. 有变化
    • C. 有意义
  2. 李陵和卫律的死与葵花有什么关系?

    • A. 都是植物
    • B. 都象征忠诚
    • C. 都是历史人物
  3. 诗中提到的葵花是指什么?

    • A. 忠诚与坚定
    • B. 变化无常
    • C. 生命的脆弱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登高》相比,刘克庄的《葵花二首》更侧重于人心的复杂,而杜甫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个人的悲伤与国家的命运。两者在主题上虽不同,但都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