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景德塔》
时间: 2025-01-19 19:10:0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登景德塔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放身千仞高,北望太行山。
邑屋如螘蚁,蔽亏尘雾间。
念此屋中人,当复几人闲。
鸡鸣起四散,暮夜相与还。
物物各自我,谁为贤与顽。
贱气即易凌,贵气即难攀。
愧予心未齐,俛首一破颜。
白话文翻译:
我站在高耸的塔顶,向北望去是太行山。
城市的房屋如同蚂蚁般渺小,笼罩在尘雾之中。
想到这些房屋里的人,究竟有多少人在闲适地享受生活?
鸡鸣声起,四散的人们开始归家,夜幕降临,他们相聚在一起。
万物各有其自我,谁才是聪明人,谁又是愚蠢者呢?
低贱的气息容易被排斥,而高贵的气息则难以攀附。
我心中愧疚未能与之平等,低头一笑,却也显得无奈。
注释:
- 千仞:形容极高的样子,指塔的高度。
- 邑:城市、村落。
- 蔽亏:遮蔽、遮挡。
- 鸡鸣:指鸡叫,象征黎明或归家的时间。
- 贱气、贵气:指人们的地位和气质。
典故解析:
- 太行山:古代名山,象征着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 鸡鸣: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生活的节奏和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提倡新法,旨在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诗歌方面,王安石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善于描绘山水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登景德塔》创作于王安石晚年,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心境愈发沉重。此诗是他在登高远眺后,思考人生与社会现象的感悟,表现了对人性、地位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登景德塔》是一首表现人生哲理的诗作,通过高塔的视角,王安石对生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整首诗以“高”与“低”的对比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诗的开头,诗人站在高处,俯视下方的城市,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和生活的繁忙。他用“邑屋如螘蚁”形象地描绘了城市的微不足道,反映出人们在尘雾中迷失的状态。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引入了鸡鸣和归家的意象,暗示着生活的规律和人们的归属感。接着,诗人思考了“贤与顽”的问题,质疑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反映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索。最后的几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愧疚和无奈,尽管站在高处,但他对自身的反思使他感到自卑与无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理,表达了王安石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深邃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放身千仞高:强调站在高处的视角,暗示对生活的洞察。
- 北望太行山:太行山象征着巍峨的自然,表现出诗人追求高远理想的心态。
- 邑屋如螘蚁:对人类社会的隐喻,暗示城市生活的微小与琐碎。
- 蔽亏尘雾间:表现出城市被尘雾笼罩,象征迷茫与无助。
- 念此屋中人:引发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思考,揭示人性与社会的关系。
- 鸡鸣起四散:通过自然景象反映生活的规律,暗示归属感。
- 物物各自我: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与社会的多样性。
- 谁为贤与顽:思考社会对人的评判标准,探讨人性的复杂。
- 贱气即易凌:反映社会地位的浮动,强调低贱的易受排挤。
- 贵气即难攀:高贵的地位难以企及,表现出对不平等的无奈。
- 愧予心未齐:表达内心的愧疚与对自身的反思。
- 俛首一破颜:低头一笑,表现出无奈与自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邑屋如螘蚁”,通过比喻强调城市的渺小。
- 对仗:诗中各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鸡鸣”,引发对生活规律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高处的视角,探讨了人生哲理,反映了王安石对世事的深邃思考,展现了对人性、地位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象征理想、追求。
- 低:象征社会地位的卑微与渺小。
- 鸡鸣:象征生活的规律与归属感。
- 太行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邑屋如螘蚁”中的“邑”指什么? a) 乡村
b) 城市
c) 山谷
答案:b) 城市 -
“贱气即易凌”是什么意思? a) 低贱的气息容易被忽视
b) 低贱的气息容易被排斥
c) 低贱的气息容易被接受
答案:b) 低贱的气息容易被排斥 -
此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c) 对战争的描写
答案:b) 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了高远的理想,但王安石更注重社会与人性思考,而李白则侧重对自然的赞美与个体情感的宣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安石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