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
李弥逊 〔宋代〕
筠笼百里故人情,多病文园眼倍醒。
未放茶瓯三百颗,梦魂先过小长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过往游历的怀念。
情感深厚的友谊如同百里竹林般绵延,
而自己多病的身体使得对故人的思念更加清晰。
虽然茶豆还未煮成三百颗,但我的梦魂已先回到了小长汀。
注释
- 筠笼:竹笼,象征着友情的温暖与包容。
- 故人:指老朋友,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
- 多病:身体虚弱,反映了诗人的健康状况。
- 文园:可能指书房或文人聚集的地方。
- 梦魂:梦中所思所念,反映出对故地的向往。
- 小长汀:可能是一个地名,代表着诗人曾经游玩之地的美好回忆。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故人情”与“梦魂”表达了人们对旧友与往事的怀念,常常在古诗中出现。长汀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暗示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擅长词赋,风格清新洒脱,常通过自然描写表达内心情感。其诗作品常蕴含深情,表现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与朋友分别后,朋友寄来荔子,唤起了诗人对往日游玩的回忆。诗人在多病之际,情感愈发深沉,感慨万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故人情”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开头的“筠笼百里”将友情比作竹子包围的温暖环境,意象生动。正是这种亲密的关系,让诗人即使在多病的情况下,仍能感受到清醒的思绪。这种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文园眼倍醒”得以体现,诗人在痛苦中依然追忆美好的往昔。
“未放茶瓯三百颗”则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虽然茶豆未煮,却因思念而心生感慨。诗的最后一句“梦魂先过小长汀”,将思念之情与梦境结合,传达出对故地的向往与追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归属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友情、思念以及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筠笼百里故人情:友情如竹林般广阔,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内心的温暖。
- 多病文园眼倍醒:身体多病,使得思念更加清晰,表达了身心的疲惫与对故人的思念。
- 未放茶瓯三百颗:生活中细节的感受,未能煮成茶豆,暗含对生活琐事的珍视。
- 梦魂先过小长汀:梦境中已先行回到故地,体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情比作“筠笼”,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均衡,给人以美的享受。
- 拟人:以“梦魂”表达内心情感,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对过往时光的眷恋,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 筠笼:象征友情的温暖与包容。
- 故人:代表深厚的友谊。
- 文园:体现了文化氛围和个体的独立思考。
- 茶瓯:生活的细腻与平凡。
- 小长汀:故地的美好回忆,象征内心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筠笼”指的是什么?
A. 竹笼
B. 木笼
C. 铁笼
D. 纸笼 -
诗人对故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疏远
B. 深厚
C. 冷漠
D. 复杂 -
“未放茶瓯三百颗”中“茶瓯”指的是什么?
A. 茶叶
B. 茶具
C. 茶豆
D. 茶水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现友情与别离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描绘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别离的惆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情感,富有哲理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
- 《李弥逊研究》:专门研究李弥逊的生平与作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