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鄱阳得请天台散吏解官就道恍然自适戏成》

时间: 2025-01-04 08:55:20

平明解印暮投馆,公事已如风马牛。

报政仅堪书下下,结庐剩欲榜休休。

无名花草香随路,得计禽鱼水满沟。

袖取向来朱墨手,按行松竹上沧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明解印暮投馆,
公事已如风马牛。
报政仅堪书下下,
结庐剩欲榜休休。
无名花草香随路,
得计禽鱼水满沟。
袖取向来朱墨手,
按行松竹上沧洲。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的傍晚,我解开印章,投宿于旅馆,
公事已经如同风中的马牛,无法捉摸。
回复政务的书信只堪写下几行,
我只想在这里安居,别再挂上官名。
无名的花草在路边散发着香气,
我所期望的捕获鸟鱼,水沟已满。
我从袖子里取出旧日的朱墨,
在苍茫的松竹间书写我的心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明:清明,指天色明朗。
  • 解印:解除官职的印章。
  • 公事:指公务、政务。
  • 如风马牛:比喻事情变化无常,难以捉摸。
  • 报政:回复政务的书信。
  • 结庐:安居、居住。
  • 榜休:挂上官名,意指放弃官职。
  • 无名花草:指那些没有名字的花草,象征自然的美好。
  • 得计:获得成功或满意的结果。
  • 袖取:从袖子里取出。
  • 朱墨:红色的墨,古时书写用的颜料。
  • 沧洲:松竹生长的地方,象征恬静的环境。

典故解析:
诗中虽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无名花草”和“松竹”象征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田园风光,表现隐逸生活的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被解除官职后,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轻松的心情描绘了诗人从官场回归田园的愉悦。开篇“平明解印”即揭示了诗人已与官职告别,清明的天色映照出他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公事已如风马牛”,则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官场事务的无奈与释然,仿佛一切都已随风而去。

诗中的“无名花草香随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诗人对平淡生活的享受。这里的花草并不需要名字,其香气却足以令人陶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随后,诗人提到“得计禽鱼水满沟”,传达了对渔猎生活的向往,似乎在暗示一种充实而自在的生活状态。

结尾的“袖取向来朱墨手,按行松竹上沧洲”,则表明了诗人将拿起笔墨,记录他的新生活。在松竹间书写,象征着他选择了隐逸的生活,追寻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整首诗在简单的叙述中蕴含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堪称宋代诗歌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明解印暮投馆:在清明的傍晚,我解开印章,投宿于旅馆。

    • 表达了诗人结束官职后,选择在旅馆安居的情景。
  2. 公事已如风马牛:公事已经如同风中的马牛,无法捉摸。

    • 比喻官场事务的复杂和难以把握,表达对官场的无奈。
  3. 报政仅堪书下下:回复政务的书信只堪写下几行。

    • 说明对政务的淡漠与不再关心。
  4. 结庐剩欲榜休休:我只想在这里安居,别再挂上官名。

    • 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不再追求官职。
  5. 无名花草香随路:无名的花草在路边散发着香气。

    • 自然的美好,象征诗人的自在与恬淡。
  6. 得计禽鱼水满沟:我所期望的捕获鸟鱼,水沟已满。

    • 期盼渔猎生活,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7. 袖取向来朱墨手:我从袖子里取出旧日的朱墨。

    • 象征着诗人准备记录生活,回归书写的乐趣。
  8. 按行松竹上沧洲:在苍茫的松竹间书写我的心情。

    • 强调隐逸的环境,传达宁静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公事已如风马牛”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事务的复杂无常。
  • 拟人:无名花草“随路”仿佛有生命,增强了自然的亲切感。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向往自由、自然及隐逸生活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草:象征自然的美,寓意生活的简单与恬淡。
  • 水沟:代表生活的丰盈与充实。
  • 松竹:象征宁静与隐逸的环境,诗人理想的栖息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公事已如风马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的热爱
    b) 对官场的无奈
    c) 对自然的渴望

  2. 诗人希望在诗的结尾做什么?
    a) 继续从政
    b) 记录生活
    c) 旅行四方

答案:

  1. b) 对官场的无奈
  2. b) 记录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写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的诗歌。

诗词对比:

  • 李弥逊与陶渊明的诗都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但李弥逊更多关注于自然的细腻描绘,而陶渊明则强调归隐的哲理和生活的简单。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弥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