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阴壑》

时间: 2025-01-06 09:56:36

春山秋亦佳,霜树风更落。

阴晴卷复舒,气象今非昨。

功名等浮云,文字悬高阁。

胜扫胸中奇,还将贮丘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石·阴壑
春山秋亦佳,霜树风更落。
阴晴卷复舒,气象今非昨。
功名等浮云,文字悬高阁。
胜扫胸中奇,还将贮丘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的山景和秋天的山景都很美,树上的霜在风中飘落得更加凄凉。阴天和晴天交替变换,今天的景象与昨天大相径庭。功名就像浮云一样,不值得一提,文字也只能高高挂在阁楼上。比起这些,我更愿意将心中那些奇妙的想法和感受珍藏于心,就像储存在深邃的山谷中一样。

注释

  • 春山秋亦佳:春天的山景和秋天的山景都美好。
  • 霜树风更落:霜打的树在风中更加凋零,暗指秋冬的景象。
  • 阴晴卷复舒:阴天和晴天的变化无常。
  • 气象今非昨:今天的气象和昨天的完全不同,反映时光的流逝。
  • 功名等浮云:功名荣华就像浮云一样,不值得追求。
  • 文字悬高阁:文字被挂在高阁上,也暗示着书籍的知识被高高在上,难以接触。
  • 胜扫胸中奇:比起名利,心中珍藏的奇思妙想更加重要。
  • 还将贮丘壑:将这些珍贵的思想和感受储存在深邃的心灵深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字子恭,号晚晴,宋代人,曾任职于地方官职。李弥逊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弥逊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内心的思考,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诗歌鉴赏

《五石·阴壑》是一首极具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秋交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首句“春山秋亦佳”将两个季节的美好相提并论,展现了自然界的恒常之美,接着“霜树风更落”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中对阴晴变化的描写,不仅仅是自然气象的反映,更是内心情感的映射。

后半部分的“功名等浮云,文字悬高阁”更加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冷淡态度,强调了内心世界和思想的珍贵。诗人将“胸中奇”与“丘壑”相提并论,暗示真正的财富在于内心的丰富与深邃的思考,而非外在的虚名和荣华。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山秋亦佳”:比喻生命中不同阶段的美好。
    • “霜树风更落”:描绘秋冬的凄凉,暗示时光的无情。
    • “阴晴卷复舒”:反映情绪变化和生活的不确定性。
    • “气象今非昨”:强调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功名等浮云”:对名利的清醒认识。
    • “文字悬高阁”:知识的高远与难以触及。
    • “胜扫胸中奇”:情感与思想的珍贵。
    • “还将贮丘壑”:内心的深邃与丰富。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阴晴卷复舒”,“气象今非昨”,形成自然的对比。
    • 比喻:将功名比作浮云,强调其轻浮与短暂。
    • 象征:春山、秋景象征生命的不同阶段,霜树则象征生命的无常。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强调内心的丰富与思想的珍贵,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山:象征生命的勃发与希望。
  • 秋景:象征成熟与凋零,反映时间的流逝。
  • 霜树: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浮云:象征名利的虚幻与短暂。
  • 丘壑:象征内心的深邃与思想的宝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功名等浮云”,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功名是人生的目标
    B. 功名是短暂的,不值得追求
    C. 功名是永恒的
    D. 功名是心灵的财富

  2. “霜树风更落”中的“霜”主要指: A. 冬天的寒冷
    B. 秋天的凋零
    C. 春天的温暖
    D. 夏天的繁茂

  3.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热衷追求
    B. 轻视与淡泊
    C. 无所谓
    D. 依赖于名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弥逊的《五石·阴壑》在主题上均涉及人生哲理,但李白倾向于豪放与张扬,而李弥逊则表现出一种沉静与思考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