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见荷》
时间: 2025-01-19 16:51: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见荷
作者: 苏辙 〔宋代〕
南国家家漾彩灵,
芙蕖远近日微明。
梁山泊里逢花发,
忽忆吴兴十里行。
终日舟行花尚多,
清香无奈着人何。
更须月出波光净,
卧听渔家荡桨歌。
行到平湖意自宽,
繁花仍得就船看。
回头却向吴侬说,
従此远游心未阑。
花开南北一般红,
路过江淮万里通。
飞盖靓妆迎客笑,
鲜鱼白酒醉船中。
菰蒲出没风波际,
雁鸭飞鸣雾雨中。
应为高人爱吴越,
故于齐鲁作南风。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家家户户都在水面上荡漾着五彩的美丽,
远处的荷花在微弱的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晰。
在梁山泊中正值花开,
我忽然想起吴兴那十里的美丽景色。
整天在船上行驶,花儿依旧繁多,
清香扑鼻,却无奈让我如何对待?
更应该等到月亮升起,波光粼粼时,
躺着听渔家荡桨的歌声。
行到平湖,心情自是宽阔,
繁花仍能在船上欣赏。
回头对吴侬说,
从今往后远游的心情尚未停止。
花儿在南北都一样红,
从江南到江淮,万里依然通畅。
华丽的伞盖迎接客人微笑,
鲜美的鱼和白酒让我在船上醉倒。
菰蒲在风波中起伏,
雁鸭在雾雨中叫鸣。
这应是高人所爱的吴越,
所以在齐鲁之地也能吹起南风。
注释
- 漾:泛起、浮动的意思,形容水面波动的样子。
- 芙蕖:指荷花,古代常用来象征美丽和纯洁。
- 吴兴:古地名,指今浙江省湖州市,因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
- 荡桨歌:指渔民在划船时所唱的歌,体现了生活的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是哲学家苏轼的弟弟。他在文学上继承了兄长的风格,擅长诗词,尤其在写景抒情方面造诣颇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辙与朋友李公择游历时,途经风景如画的梁山泊,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的交融,因而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苏辙的《梁山泊见荷》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梁山泊荷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开篇以“南国家家漾彩灵”引入,生动刻画了南方水乡的美丽景象,随后用“芙蕖远近日微明”描绘了荷花在晨光中绽放的迷人姿态,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
随着船行,诗人感受到花的芬芳和景色的变化,心情随之荡漾。他的思绪从眼前的美景飘回了吴兴,表达了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流露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与友人泛舟平湖的悠然自得,表达了心境的开阔与放松,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最后,诗人用“应为高人爱吴越,故于齐鲁作南风”总结,表明了他对故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陪伴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国家家漾彩灵:描绘南方水乡的美丽人家,五彩斑斓,生机勃勃。
- 芙蕖远近日微明:荷花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感觉。
- 梁山泊里逢花发:在梁山泊中看到花盛开的情景,带来愉悦的感受。
- 忽忆吴兴十里行:情绪转折,忆起吴兴的美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南国家家漾彩灵”将水乡与灵动的彩色相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提到“卧听渔家荡桨歌”,让自然景象具有人情味,增加了亲切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南方水乡的赞美,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反映出一种恬静而悠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着纯洁、美丽与希望,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 舟行:代表着人生旅途中的漂泊与探索,体现了诗人的洒脱。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的时刻,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吴兴”是指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浙江
C. 安徽
D. 山东 -
诗中“终日舟行花尚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疲惫
B. 愉悦
C. 寂寞
D. 焦虑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几方面? A. 自然与人文
B. 战争与和平
C. 生活与工作
D. 友情与爱情
答案
- B. 浙江
- B. 愉悦
- A. 自然与人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田园的美丽与宁静。
- 李白《早发白帝城》: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叹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苏辙与苏轼的作品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均以自然为题材,但苏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苏轼则更倾向于豪放激昂。两者的诗作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眷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