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19 20:09:31

残照不回头。

睇燕危楼。

无心秋色有心愁。

尽眼垂杨千万缕,踠地丝休。

重叠报章留。

黯淡银钩。

榆钱飞尽麦人收。

长是断无人见处,芳草悠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沈曾植
残照不回头。睇燕危楼。无心秋色有心愁。尽眼垂杨千万缕,踠地丝休。重叠报章留。黯淡银钩。榆钱飞尽麦人收。长是断无人见处,芳草悠悠。

白话文翻译:

夕阳的余晖不再回头,目送着燕子在高楼间飞舞。虽然秋色无心,却让我心中愁苦。眼前垂柳的无数细丝,随风摇曳,仿佛在轻轻诉说。重重叠叠的报纸被留下,像黯淡的银钩。榆树的果实飞落一地,麦子也已成熟被人收割。长久以来,只有那些无人问津的地方,芳草依旧在自由生长。

注释:

  • 残照:指夕阳的余晖,象征着光阴的流逝。
  • 睇燕:目送燕子,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 秋色:秋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也让人感到愁苦。
  • 垂杨:指垂柳,表现出柔弱的姿态。
  • 重叠报章:比喻生活的琐碎和纷扰。
  • 榆钱:榆树的果实,象征着秋天的丰收。
  • 芳草悠悠:长满芳草的地方,表达一种自由和宁静的意境。

典故解析:

  1. “残照”:常用于描绘夕阳,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反映时间的无情。
  2. “睇燕”: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但在秋季的场景中出现,暗示着离别和思念。
  3. “长是断无人见处”: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反映诗人内心的隐秘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曾植(1840-1927),字孝裕,号梅庵,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末,正值社会动荡、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自己对时局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浪淘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秋天景色的感慨。诗中的“残照”与“睇燕”,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消逝和生命的脆弱,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而“无心秋色有心愁”则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忧愁。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垂柳、银钩、榆钱等意象,展现了富饶的秋季与内心的空虚之间的对比。尤其是“长是断无人见处,芳草悠悠”一句,既表明了诗人对环境的观察,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诗歌以其优美的意境与深情的表达,给读者带来一种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残照不回头”:夕阳的余晖已经不再回头,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2. “睇燕危楼”:目送燕子在高楼间飞舞,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3. “无心秋色有心愁”:秋天的色彩虽然不带情感,但却引发了诗人的忧愁。
  4. “尽眼垂杨千万缕”:无数的垂柳细丝在眼前,形成了一种细腻而柔和的意象。
  5. “踠地丝休”:柳丝随风摇曳,似乎在轻声诉说,传达出一种柔弱的情感。
  6. “重叠报章留”:生活琐碎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烦扰。
  7. “黯淡银钩”:失去光彩的银钩,隐喻着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8. “榆钱飞尽麦人收”:榆树果实落尽,麦子已被收割,象征着秋天的结束与丰收。
  9. “长是断无人见处,芳草悠悠”:无人问津的地方,芳草依旧生长,体现出孤独而宁静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如“残照”与“愁”。
  • 对仗: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形成对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类情感,使其生动而富有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秋日景色的无奈惆怅,以及对孤独与思考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照: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的短暂。
  • 燕子:春天的信使,象征着美好与离别。
  • 垂杨:象征柔弱与温柔,表达诗人的情感。
  • 银钩:象征生活的琐碎与失落。
  • 芳草:象征宁静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残照”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气息
    • B. 时间的流逝
    • C. 人生的希望
    • D. 友谊的长存
  2. “无心秋色有心愁”中“秋色”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美丽
    • B. 诗人的忧伤
    • C. 自然的无情
    • D. 生命的繁荣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沈曾植的《浪淘沙》,都表达了对时光和生活的感触,但前者更侧重于社会动荡带来的忧愁,而后者则更关注于个人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沈曾植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