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意正萧瑟,登临感慨多。
冷云高不落,秋水淡无波。
天外孤帆远,遥空独雁过。
征南诸将士,消息近如何。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的气息正显得萧瑟,登上山顶让我感慨万千。
冷冷的云在高空中漂浮不下,秋天的水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
远方天际有一只孤帆在远航,空中有一只孤雁飞过。
在南征的将士们,最近的消息如何呢?
注释:
- 萧瑟:形容景象凄凉、冷清的样子。
- 冷云:指寒冷的云彩。
- 淡无波: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浪。
- 孤帆:指远方的船只,形容孤独的旅程。
- 独雁:指独自在空中飞翔的雁,象征孤独。
- 征南:指南方的征战活动。
典故解析:
- “孤帆”与“独雁”的意象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现孤独和离别,反映诗人的思乡和对战士的关心。
- 诗中提到的“征南诸将士”,可能指的是清代南征的将士,表达了对他们的关怀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光第(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侯光第登上锡山时,可能是在秋冬交替之际,正值战乱时期,诗人借登山之际,感慨国家的动荡与远征将士的艰辛。
诗歌鉴赏:
《登锡山》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水秋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远征将士的深切关怀。首句“山意正萧瑟”便营造了秋日的凉意和孤寂感,紧接着以“登临感慨多”引入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出诗人处于高处,俯瞰大地,思绪万千的状态。接下来的两句“冷云高不落,秋水淡无波”则增强了这种孤寂的氛围,冷云和秋水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冷清与无奈。最后两句“天外孤帆远,遥空独雁过”则通过描绘远方的孤帆和飞过的孤雁,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和孤独的主题,而“征南诸将士,消息近如何”则表露出诗人对战士的关切与期待,既是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是一种对友情的牵挂。整首诗虽短,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敏锐触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意正萧瑟:山的气氛表现得萧瑟,暗示秋天的到来。
- 登临感慨多:登上山顶,心中感慨万千,透露出诗人复杂的内心。
- 冷云高不落:高空的冷云无意降落,象征着无情与孤寂。
- 秋水淡无波:秋天的水面平静无波,反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天外孤帆远:远方的孤舟,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远行。
- 遥空独雁过:空中飞过的孤雁,进一步加强了孤独的意象。
- 征南诸将士:提到南征的将士,表明诗人对他们的关心。
- 消息近如何:询问战士的近况,表达对国家和朋友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的情绪与诗人的感受结合,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孤帆远,独雁过”,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给自然景物以情感,传达诗人的心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国家和远征将士的深切关怀,反映了士人对社会动荡的感慨和对家国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高远与孤独,表现出诗人的心境。
- 冷云:代表秋天的凄凉与冷清。
- 秋水:象征宁静与平和,亦有无波无澜的孤独感。
- 孤帆:远行的象征,表达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
- 独雁:孤独的旅程,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冷云”是指什么?
A. 温暖的云
B. 寒冷的云
C. 彩色的云 -
诗人对“征南诸将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忽视
B. 关心
C. 赞美 -
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
B. 冬季
C. 秋天
答案:1-B,2-B,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王之涣
- 《秋夕》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登锡山》均以“登高望远”为主题,但《登高》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登锡山》则更加强调对国家与战士的思念,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