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回车院筵上作》
时间: 2025-01-17 10:03: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回车院筵上作
作者: 刘兼 〔宋代〕
回车院了未回车,
三载疲民咏夸襦。
借寇已承英主诏,
乞骸须上老臣书。
黄金蜀柳笼朱户,
碧玉湘筠映绮疏。
因问满筵诗酒客,
锦江何处有鲈鱼。
白话文翻译:
在回车院中,我却未曾回车,
三年来,疲惫的百姓吟唱着夸耀的歌谣。
已经借助敌寇的力量,接受了英明主人的诏令,
请求退休时须上奏老臣的书信。
金色的蜀柳笼罩着红色的门,
碧玉般的湘竹映衬着华丽的装饰。
于是我问满座的诗酒客,
锦江的哪里才能钓到鲈鱼?
注释:
- 回车院: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可能是一个酒宴之处,象征着聚会和欢乐。
- 疲民:指的是受苦的百姓,暗示社会动荡和民生困苦。
- 借寇:指借助外敌的力量,可能是在困境中寻求援助。
- 英主:指英明的君主。
- 乞骸:恳请退休。
- 蜀柳、湘筠:蜀地的柳树和湘水的竹子,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
- 锦江:指的是四川的锦江,著名的水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兼,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期,其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他的诗风清新,思路开阔,擅长用自然景物描绘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乱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宴会景象,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及对百姓艰难生活的关切。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宴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开头的“回车院了未回车”勾勒出一种未尽的惆怅,暗示诗人在繁华的背后自有无奈与疲惫。接着,诗人提到“疲民咏夸襦”,不仅表现出民众的艰辛,也反映了社会的虚伪与浮华。接下来的“借寇已承英主诏”则揭示了国家局势的复杂与危机,诗人似乎在质疑这种依赖外敌的方式是否可行。
在描绘美丽自然时,诗人用“黄金蜀柳”和“碧玉湘筠”展现了锦江的美丽景色,形成了一种优雅的对比,仿佛在讽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最后一句“锦江何处有鲈鱼”则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暗示着诗人对于未来的思考与期盼。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望,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回车院了未回车:开头设定场景,表达诗人未能回归的感慨。
- 三载疲民咏夸襦:揭示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艰辛。
- 借寇已承英主诏:反映政治局势的复杂,诗人对依赖外力的无奈。
- 乞骸须上老臣书:表达对权力和退休的渴望。
- 黄金蜀柳笼朱户: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形成对比。
- 碧玉湘筠映绮疏:继续展示美丽,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因问满筵诗酒客:引入宴会的氛围,展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锦江何处有鲈鱼:以鲈鱼象征美好生活的渴望,寄托了诗人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蜀柳比作黄金,形象生动。
- 对仗:如“黄金蜀柳,碧玉湘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展现了丰富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关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回车院:象征社交与欢愉。
- 疲民:代表社会底层的艰辛。
- 蜀柳:象征美丽的自然与富饶。
- 鲈鱼:寓意美好的生活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回车院”象征什么?
- A. 快乐的聚会
- B. 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 C. 诗人的无奈
- D. 以上皆是
-
诗中“锦江何处有鲈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生活的渴望
- C. 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 D. 对宴会的享受
答案: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本诗均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人们生活,但杜甫更侧重于悲观的现实,而刘兼则在悲伤中仍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