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郡楼书事》
时间: 2025-01-17 10:19: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奉纶书蒞旭川,
郡楼嘉致尽依然。
松欹鸟道云藏寺,
月满渔舟水浸天。
望帝古祠花簇簇,
锦城归路草芊芊。
有时倚槛垂双袂,
故国风光似眼前。
白话文翻译:
偶然奉命来到旭川,
郡楼的美景依旧如昔。
松林倾斜,鸟道通向藏于云中的寺庙,
月光洒满渔舟,水天相接。
望帝的古祠花开繁盛,
通往锦城的归路绿草如茵。
有时倚在栏杆上垂下双袖,
故国的风光仿佛就在眼前。
注释:
- 纶书:指皇帝的诏书或命令。
- 蒞:到,来临。
- 郡楼:指郡城的楼阁。
- 嘉致:美好的景致。
- 松欹:松树倾斜,形容松林的状态。
- 鸟道:鸟飞行的路径,这里指小路。
- 云藏寺:云雾中隐秘的寺庙。
- 望帝:传说中的望帝祠,纪念古代的望帝。
- 锦城:指成都,因其锦绣的美名。
- 双袂:双袖,形容衣袖。
典故解析:
- 望帝古祠:传说中望帝因爱花而化为花神的故事,古祠因此而建,表达对故国的怀念。
- 月满渔舟:借用渔舟与明月的意象,表达宁静的渔村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兼,宋代诗人,知名度较低,但在其诗作中常表现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兼奉命巡视或管理某地时,回望故土,带有浓厚的乡愁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登郡楼书事》是一首充满乡愁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旭川的自然风光和郡楼的古朴韵味。开篇的“偶奉纶书蒞旭川”,透露出作者的身份和使命,似乎在强调他与这片土地的联系。接下来的描写将视线引向郡楼的美景,松林、鸟道、云藏寺,构筑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月满渔舟水浸天”一句,月光洒满水面,渔舟静静停泊,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意境,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望帝古祠的繁花似锦,又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渊源与文化的传承,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观赏风景,更是在感怀历史和故土情。
最后两句“有时倚槛垂双袂,故国风光似眼前”,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借助栏杆的倚靠,双袖的垂下,表达出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故国的美景在他眼前浮现,情感真挚而动人,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偶奉纶书蒞旭川:诗人偶然间接到命令,来到旭川,暗示一种职责与使命感。
- 郡楼嘉致尽依然:郡楼的美丽依旧,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松欹鸟道云藏寺:描绘出自然景观的细腻,松树倾斜,鸟道通向隐秘的寺庙。
- 月满渔舟水浸天:渔舟在水中,月光洒下,表达宁静的夜晚。
- 望帝古祠花簇簇:望帝古祠花开繁盛,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 锦城归路草芊芊:归路上绿草如茵,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
- 有时倚槛垂双袂:倚靠栏杆,双袖垂下,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态。
- 故国风光似眼前:故国的美景仿佛在眼前,表达了深切的乡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浸天”,形象地表现出水天一色的美景。
- 拟人:如“松欹”,给松树赋予了生动的形态。
- 对仗:如“花簇簇,草芊芊”,保持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融合了对美的欣赏与对故土深情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悠远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象征坚韧与长青,寓意不变的情感。
- 云:象征梦幻与遥远,表现对故土的渴望。
- 月:象征宁静与思念,常用来表现乡愁。
- 花:象征美好与生命,代表着对历史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郡楼嘉致尽依然”的意思是?
- A. 郡楼的美丽依旧如故
- B. 郡楼的美丽已消逝
- C. 郡楼的样式发生了变化
-
“月满渔舟水浸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宁静与和谐
- C. 兴奋
-
诗中提到的“故国”指的是哪里?
- A. 诗人出生地
- B. 远方的国家
- C. 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表达更为直接、饱含情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在思乡之情中夹杂着对亲人的关心,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