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送客过余溪,听天隐二玉鼓胡琴·般涉调)》

时间: 2025-01-19 23:56:02

相并细腰身。

时样宫妆一样新。

曲项胡琴鱼尾拨,离人。

入寒弦声水上闻。

天碧染衣巾。

血色轻罗碎摺裙。

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

暗折双花借小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送客过余溪,听天隐二玉鼓胡琴·般涉调)
作者:张先 〔宋代〕

相并细腰身。时样宫妆一样新。
曲项胡琴鱼尾拨,离人。
入寒弦声水上闻。

天碧染衣巾。血色轻罗碎摺裙。
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
暗折双花借小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身材纤细的女子,宛如新妆的宫女。她轻轻拨动胡琴,琴声如水上流淌,传来离人的哀愁。天色碧蓝,映衬着她的衣巾,轻罗裙摆如血色般鲜艳。百花已经被霜打得凋零,仿佛让春天的东风也因她而嫉妒。她暗自折下双花,似乎在借春的气息。

注释

  • 细腰身:形容女子的身材细长,优雅动人。
  • 宫妆:指宫女的妆容,精致而富有古典美。
  • 胡琴:一种传统弦乐器,常用于表达情感。
  • 鱼尾拨:形容胡琴的弦音如鱼尾般轻柔。
  • 寒弦声:形容琴声清冷,带有淡淡的忧伤。
  • 东君:指春天的东风,古代传说中春天的神明。
  • 暗折双花:暗自折下两朵花,象征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生卒年不详),字公权,号天羽,北宋时期的词人,以词风婉约、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爱情、自然景色以及人生感悟,风格独特,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张先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美好春光的向往。词中描绘的女子形象,象征着青春与美丽,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乡子》是一首充满感伤与美感的词作,张先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离别的愁绪与春天的生机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以“相并细腰身”引入,便给人一种轻盈、优雅的印象,这样的描写不仅勾勒出女子的身姿,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柔美的气息。接下来的“曲项胡琴鱼尾拨”,更是将音乐与情感混合,琴声的清冷与女子的忧伤相互映衬,传达出离别的无奈。

“天碧染衣巾”一句,展现出一种清新而明朗的背景,强化了词中的春意。而“血色轻罗碎摺裙”则通过鲜艳的色彩,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最后两句“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更是将离别的主题升华,表明即使春天已至,繁花似锦,却也难掩内心的孤寂与嫉妒。整首词在音乐性、画面感和情感的表达上均达到了一种和谐美,展现了张先高超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并细腰身:描绘女子身姿,表现出优雅美。
  2. 时样宫妆一样新:形容她妆容的精致,仿佛是新妆的宫女。
  3. 曲项胡琴鱼尾拨:表现出她弹奏胡琴,音乐如水般流淌。
  4. 离人:直接提到离别的人,引发情感共鸣。
  5. 入寒弦声水上闻:琴声清冷,似乎在水面上荡漾,传达出孤寂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水,增强了音乐的流动感。
  • 对仗:如“血色轻罗”和“碎摺裙”形成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将春天的东风拟人化,表现嫉妒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和离别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青春与美好的珍惜,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揭示了生命中的无常与美好的瞬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腰身:象征优雅与柔美。
  • 胡琴:代表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寒弦声:传达孤独与忧伤。
  • 东君: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苏轼
    B. 李清照
    C. 张先
    D. 陆游

  2. “曲项胡琴鱼尾拨”中的“胡琴”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舞蹈
    D. 一种饮料

  3.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声声慢》:同样描写离别与思念,但更侧重于女性的内心情感,细腻而深沉。
  • 苏轼《江城子》:虽主题相似,但表达方式更为豪放,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
  3. 《张先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