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寄洛珍》
时间: 2025-01-01 14:09: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寄洛珍
作者:束蘅 〔清代〕
暖透窗纱,云迷院树。
停针时有熏风度。
闲看稚子捉杨花,小鸟无心来又去。
翡翠生色,芭蕉垂露。
落红返照家门路。
不知何事苦萦怀,怕听杜鹃啼不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午后,阳光透过窗纱洒入室内,院子里的树木在云雾中显得朦胧。此时,手中的针线活停下了,有阵阵熏风吹来。我悠闲地看着小孩抓捕杨花,小鸟无心地来来去去。翠绿的色彩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鲜艳,芭蕉树上挂着露珠。落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映照着我家的小路。我不知道心中为何如此苦闷,唯恐听见杜鹃不停地啼叫。
注释:
- 暖透窗纱:窗纱透出温暖的阳光,表现出春日的气息。
- 云迷院树:云雾笼罩着院子里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停针时有熏风度:手中的针线活暂时停下,感受到温暖的熏风。
- 稚子:小孩子,代表纯真无邪。
- 杨花:杨树的花絮,轻盈飘荡。
- 翡翠生色:翠绿色的景物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鲜艳。
- 落红:指落下的花瓣,象征着逝去与伤感。
- 杜鹃啼不住:杜鹃鸟的啼叫常常与离别、思念的情感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束蘅(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号清芬。她的诗词多描写生活的细腻与情感,风格清丽,常蕴含深情。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的某个春日,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内心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 寄洛珍》以春日的宁静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午后场景,诗人通过窗纱透出的暖光、院子里的朦胧云雾、轻快的小鸟和稚子捉花的闲适画面,将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忧虑交织在一起。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又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人在感受春日的温暖时,不禁流露出对生活的思索和对往事的怀念,特别是最后两句“不知何事苦萦怀,怕听杜鹃啼不住”,把一种无形的忧郁和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形成了一种和谐美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细腻与情感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暖透窗纱,云迷院树:通过光与影的对比,展现出春日的温暖与宁静。
- 停针时有熏风度:在宁静中,时间似乎静止,展现出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
- 闲看稚子捉杨花,小鸟无心来又去:描写生活的悠闲,孩子的纯真与鸟儿的自由,增添了生活的生动感。
- 翡翠生色,芭蕉垂露:通过色彩与景物的描绘,加强了春天的气息。
- 落红返照家门路:落花的意象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不知何事苦萦怀,怕听杜鹃啼不住: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对未来的不安,杜鹃的啼鸣常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落红”象征着逝去的美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拟人:小鸟“无心来又去”,让自然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翡翠生色,芭蕉垂露”,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表现春日之美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伤。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窗纱:象征着与外界的联系和遮蔽,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 杨花:代表青春与无忧的时光,寓意纯真。
- 杜鹃:常被视为离别与思念的象征,承载着诗人对过往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稚子”指代什么? A. 孩子
B. 老人
C. 动物 -
“怕听杜鹃啼不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 -
诗中“暖透窗纱”的意思是? A. 窗纱很脏
B. 阳光透过窗纱很温暖
C. 窗纱被风吹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 束蘅《踏莎行》与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诗都展现了女性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后者则更侧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束蘅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