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己未正月十八日书事 其八
已奋雷霆击,仍宽雨露施。
泣闻哀痛诏,喜望太平时。
印绶诸王领,旌旄大将为。
好承初化意,四野问疮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动乱时代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感慨。开头提到雷霆的震怒,暗示着对敌人的惩罚,随后又表示施恩于百姓,象征着治国理政的宽厚。听闻悲痛的诏令,内心感到痛苦,但又对未来的和平充满期待。接着提到各地王公大臣的印绶和将领的旌旗,表示国家的军事力量正在恢复。最后表达了对国家初步恢复的欣喜,同时关心四面八方的创伤与困苦。
注释:
- 雷霆:比喻国家的强大力量与威严。
- 雨露:象征恩泽和惠泽,指对百姓的关爱。
- 哀痛诏:指发布的悲痛的命令或告示,暗示战争带来的苦难。
- 太平时:指和平安定的时期。
- 印绶:古代官员的象征,代表权力与地位。
- 旌旄:指军旗,象征将领的军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葆祺,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诗风常反映时代的动乱与民生的苦楚。他的作品多以关心时政、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己未年正月,正值战乱频繁的年代,诗人借诗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对现状的忧虑,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情感。诗人在开头通过“已奋雷霆击”来表现对敌人的强烈打击,而“仍宽雨露施”则转向对百姓的关怀,展示了治国理政的双重责任。后半部分则通过“泣闻哀痛诏”和“喜望太平时”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期待,透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过去苦难的追忆。
整首诗以对仗工整、语句流畅的形式深化了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思考与对百姓疾苦的关切。特别是最后一句“好承初化意,四野问疮痍”,不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更是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奋雷霆击:表明国家力量已经出击,象征着对敌人的制压。
- 仍宽雨露施:强调在强硬手段之下,仍然要施以恩泽,表明治理的智慧。
- 泣闻哀痛诏:听闻悲痛的命令,暗示战乱带来的伤痛和对人民的同情。
- 喜望太平时:对未来和平的向往,体现出乐观情绪。
- 印绶诸王领:提到各地王公及将领,象征国家的恢复与稳定。
- 旌旄大将为:指挥部队,显示出国家的军事力量。
- 好承初化意:乐于接受初步治理的理念,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 四野问疮痍:关心四周的创伤,体现出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已奋雷霆击,仍宽雨露施”,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比喻:使用“雷霆”与“雨露”的对比,展现了强硬与温柔的治理方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对百姓苦难的关怀,体现出诗人对治国理政的思考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霆:象征力量与威严,代表国家的强大。
- 雨露:象征恩泽与关爱,体现对民生的关注。
- 哀痛:反映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哀伤。
- 旌旄:象征军权,代表国家的恢复与稳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雷霆”象征什么? A. 恩泽
B. 力量
C. 战争 -
诗人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未来? A. 动乱
B. 太平
C. 贫困 -
“泣闻哀痛诏”中“哀痛”指的是什么? A. 喜悦
B. 战争带来的苦痛
C. 自然灾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春望》:杜甫的名作,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国破家亡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己未正月十八日书事 其八》: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对和平的渴望,但《春望》更多地侧重于个人的感受,而《己未正月十八日书事 其八》则更关注国家的恢复与治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邵葆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