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亲征。
满朝白面三迁议,一角黄旗万岁声。
金币无多民已困,燕云不取祸终生。
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
白话文翻译:
这条路通向澶河,河水清澈如镜,曾经在此照见我亲自出征的身影。
满朝文官面容白皙,却因三次迁都而争论不休,角落里黄旗飘扬,万岁声声震耳。
然而国库中的金币不多,百姓生活困苦,燕云地区的祸患却依然没有消除。
行人停下马来,面对秋风,感到懊恼,早该罢兵的孱弱国王却仍在执迷不悟。
注释:
- 澶河:指中国北方的澶河,代表着清澈的水流,也象征着和平安宁的环境。
- 亲征:指作者亲自出征,参与战争。
- 满朝白面:形容朝廷中的文官,通常指那些文弱书生,缺乏实战经验。
- 三迁议:指朝廷因政治原因多次迁都,造成的不安和动乱。
- 黄旗:象征权力与胜利,通常与皇权相关。
- 金币无多:指国家财政困窘,民众生活贫困。
- 燕云:指燕云地区,历史上常与战争和动乱有关。
- 孱王:指无能的国王,暗指统治者的软弱和无作为。
典故解析:
- 亲征:历史上,亲征常被视为一位君主的英勇和责任感,诗中暗示了当时统治者的缺失。
- 黄旗万岁声:通常指代帝国的胜利与繁荣,然而在此诗中显得格外讽刺,反映出表面繁荣下的危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羽,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气质,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澶渊》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乱和民族危机之际。诗中表现了对国家衰败和统治者无能的深切忧虑,同时也反映出人民的苦难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澶渊》是袁枚对时局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澶河的清澈与国事的纷乱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开头两句描绘了澶河的清澈,既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当前战乱的对比,暗含对亲征精神的渴望。接着对朝廷官员的描写,以“满朝白面”揭示出当时政治的腐败与无能,三迁的议论更是令人失望。后两句则展现了民众的困境和对国王的不满,揭示了国家财政的窘迫与民生的苦难。最后一句的“懊恼”则是对统治者决策失误的深切批评,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悲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出澶河水最清:开篇描绘澶河的清澈,暗示和平的美好。
- 当年照影见亲征:借景抒情,回忆过去的荣耀与勇气。
- 满朝白面三迁议:描写朝廷的无能与内部争斗,表现出政治的混乱。
- 一角黄旗万岁声:权力的象征与人民的呼声形成对比,反映出名义上的繁荣与实际的危机。
- 金币无多民已困:揭示国家财政的窘迫与民众的苦难,描绘社会的悲惨现状。
- 燕云不取祸终生:暗指外患未除,国难未解,民众依然生活在恐惧之中。
- 行人立马秋风里:描写行人的无奈与困惑,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懊恼孱王早罢兵:最后一句直接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与失望,情感强烈。
修辞手法:
- 对比:清澈的澶河与国家的混乱形成强烈对比,加深了诗意。
- 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内心情感。
- 夸张:通过“满朝白面”夸大了文官的无能与政治的腐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的深切忧虑与对统治者的质疑,展现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与对和平安宁的渴望。通过清澈的澶河与混乱的朝政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失望与批判,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澶河:象征着清澈、和平与美好。
- 白面文官:代表着官僚体系的腐败与无能。
- 黄旗:权力的象征,暗示了表面的繁荣与内在的危机。
- 金币:象征国家的财富与人民的生计,暗示财政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澶渊》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袁枚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满朝白面”指的是?
- A. 文官
- B. 武将
- C. 百姓
- D. 外敌
-
诗中“金币无多民已困”表达了什么?
- A. 国家的富裕
- B. 民众的困苦
- C. 外敌的入侵
- D. 文官的争斗
答案:
- C. 袁枚
- A. 文官
- B. 民众的困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国家动乱与人民苦难的主题。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袁枚的《澶渊》与杜甫的《春望》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但袁枚的风格更为细腻,情感更加内敛,而杜甫则多了几分豪迈与悲壮。两首诗在表达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共同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精选》
-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