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时间: 2025-01-19 22:37: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作者:吴藻 〔清代〕
天风环佩,谪瑶台清晓。
见说飞琼最娇小。
向庭前,问字花下横经,
春去也妨了绣工多少。
三生修慧业,画阁疏香,
似水年华好才调。
白傅泪青衫,儿女情钟,
空紫石,摩挲墨妙。
听潮落潮生又秋期,
只半幅惊鸿,载将征棹。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瑶台上,天风轻拂,铃铛摇响。我听说飞琼是最娇小的花。于是我来到庭前,在花下询问那些经文,春天过去,绣工也因此受到多少阻碍。三生三世修习的智慧事业,画阁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仿佛水流般的年华中,才华横溢。白傅因儿女情深而泪湿青衫,空有紫石在手,细细摩挲着墨迹的精妙。听潮水的涨落又到了秋天,只剩下半幅惊鸿,载着我的征帆。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风:指天空的微风。
- 环佩:佩戴的铃铛,形容清脆的声音。
- 谪:贬谪,流放。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常用于指代美丽的地方。
- 飞琼:指美丽的花,常比喻女子。
- 经:此处指经典的文辞。
- 绣工:刺绣的技艺。
- 三生:三世,指轮回的生死。
- 画阁:装饰华美的楼阁。
- 白傅:指白居易,诗中常提及的文学家。
- 青衫:青色的衣衫,象征青春。
- 摩挲:轻轻抚摸,细致的触碰。
- 惊鸿:比喻迅速而美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白傅泪青衫”:这是对白居易的引用,白居易常以情感丰富的诗作著称,诗中提及他流泪的场景,体现了对感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藻,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涧泉,生于明末,卒年不详。吴藻在诗歌上受到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性与情感。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交替时期。吴藻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展现了吴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惆怅。开篇的“天风环佩”描绘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意境,随之而来的“谪瑶台清晓”则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孤寂,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整首诗的结构呈现出一种流动感,诗人通过“白傅泪青衫”的描写,引入了个人情感的表达,表现了对往昔岁月的缅怀。诗中的“听潮落潮生又秋期”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思索。
在意象的营造上,吴藻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结合,形成了一个既美丽又伤感的画面。诗中所提及的“画阁疏香”与“春去也妨了绣工多少”,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映射出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怀念。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丰富,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是清代诗歌中的一部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风环佩,谪瑶台清晓。
描述清晨的瑶台,微风轻拂,铃声清脆,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
见说飞琼最娇小。
提到“飞琼”这个娇小的花,暗示其美丽与脆弱,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事物。 -
向庭前,问字花下横经,春去也妨了绣工多少。
诗人来到庭前,询问花下的文辞,感叹春天的逝去对刺绣工作的影响,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三生修慧业,画阁疏香,似水年华好才调。
描述对智慧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画阁中的香气仿佛是流动的水,表现出时间的易逝与珍贵。 -
白傅泪青衫,儿女情钟,空紫石,摩挲墨妙。
引用白居易的形象,表达对儿女情感的深刻体验,细腻地描绘出对过去的怀念。 -
听潮落潮生又秋期,只半幅惊鸿,载将征棹。
通过潮水的涨落与秋天的到来,表现时间的循环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考愈加强烈。
修辞手法:
- 比喻与象征: 诗中多次运用比喻手法,诸如“飞琼”象征美丽与脆弱,潮水象征生命的流动。
- 对仗: 诗句中多处采用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台: 象征着美丽的理想与境界。
- 飞琼: 代表着美丽而脆弱的事物。
- 青衫与泪: 体现了青春的流逝与情感的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洞仙歌》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吴藻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飞琼”象征着什么? A. 时间
B. 美丽与脆弱
C. 智慧
D. 自然 -
“听潮落潮生又秋期”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吴藻的《洞仙歌》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间的感慨,但吴藻的作品更为细腻,情感更加丰富,而李白则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