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殷勤稽首维摩诘,
敢问如何是法门。
弹指未终千偈了,
向人还道本无言。
白话文翻译:
诚恳地向维摩诘作揖,
敢问什么才是法门。
指头一弹,千首偈语尚未结束,
却对他人说,根本没有言语。
注释:
- 殷勤:形容态度恭敬热诚。
- 稽首:作揖,表示恭敬。
- 维摩诘:指维摩诘居士,佛教中的重要人物,以智慧著称。
- 法门:指佛教的教义和修行的方法。
- 弹指:形容动作轻快,也暗示时间的流逝。
- 千偈:指佛教中的偈语,通常为诗歌形式的教义表达。
- 本无言:强调一种超越语言的境界,表明真实的法门不在于言辞。
典故解析:
维摩诘出自《维摩诘经》,是佛教经典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对语言的理解而闻名。此诗通过对维摩诘的向问,表现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追求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哲理,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时期。他在此地思考人生与佛法,反映出他对生死、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教哲理的探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维摩诘教义的探询与思索。开头的“殷勤稽首”不仅显示了苏轼对维摩诘的敬仰,也暗示了他对佛教哲理的渴求。接着,诗人发问“如何是法门”,这实际上是对人生真谛的追问。诗中“弹指未终千偈了”,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佛教教义的丰厚积累,但最终却发现“本无言”的真实境界,揭示了语言的局限性。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话的方式,苏轼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迷茫和思索,反映出他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个人的信仰与人生思考。诗的最后一句“向人还道本无言”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语言的智慧,暗示了真理的无形和难以言传的本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殷勤稽首维摩诘:表达了对维摩诘的尊敬,表明诗人对佛法的敬仰。
- 敢问如何是法门:提出对佛教教义的疑问,反映出对真理的探求。
- 弹指未终千偈了:时间匆匆流逝,象征着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渴望和对自我修行的反思。
- 向人还道本无言:最终领悟到真理是超越言语的,强调了语言的局限与真理的深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
- 比喻:用“弹指”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形象而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佛教哲理的探求与思考,通过对维摩诘的敬仰和对法门的追寻,揭示了语言的局限性与真理的深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维摩诘:智慧与超越的象征。
- 法门:指代真理与修行的路径。
- 千偈:象征着佛教教义的丰富性。
- 无言:超越语言的真理与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诗中向谁请教?
- A. 释迦牟尼
- B. 维摩诘
- C. 老子
- D. 孔子
-
诗中“本无言”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语言的丰富性
- B. 真理的超越性
- C. 佛教的复杂性
- D. 生活的无聊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追寻真理
- C. 自然
- D. 战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可发现两者都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真理的关系,但苏轼更注重佛教哲学的思考,而王维则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维摩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