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题苏若兰小像》
时间: 2025-01-19 14:49: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题苏若兰小像》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婵娟不为聪明误。
密意蚕丝吐。
机中锦字百年春。
却喜画图独见慧人心。
横波曼睩含情好。
那信流光老。
璇闺千古有知音。
一样同心栀子艳西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如月般美丽的女子并不是因为智慧而受到误解,内心的情感如同蚕丝般细腻而深厚。织机上绣出的锦字象征着百年春光,而我却欣喜于画作中能够看到慧心的人的内心。那双含情的眼波宛如秋水般动人,难道会因岁月流逝而变老吗?在这璇美的闺房中,千古以来总有知音相伴,彼此心意相通,如同西林中盛开的栀子花那样艳丽。
注释
- 婵娟: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月亮。
- 聪明误:指聪慧或智慧使人受到误解。
- 密意:深厚的情感。
- 蚕丝吐:比喻情感细腻如蚕吐丝般。
- 机中锦字:指织机上绣出的文字,象征美好事物的延续。
- 慧人心:聪明人的内心。
- 横波曼睩:形容美人眼神如秋水般温柔。
- 璇闺:指美人的房间。
- 千古知音:千古以来的知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家庆,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写景抒怀,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适逢文人雅士多聚,诗人受当时文化氛围影响,表达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赞美,体现了对女性智慧与情感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题苏若兰小像》是一首充满温情和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苏若兰的形象,表达了对女性内在美和智慧的赞美。开篇的“婵娟不为聪明误”点明了女性的美丽与智慧之间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并存的。接着以“密意蚕丝吐”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深厚,暗示着女性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在描述苏若兰的外貌时,诗人使用了“横波曼睩”、“含情好”等词汇,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感情,展示了她的美丽与魅力。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知音的渴望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共鸣。
整首诗词用词考究,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理解。无论是对美人形象的描绘,还是对情感的探讨,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温暖而深邃的情感,彰显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的尊重与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婵娟不为聪明误:美丽的女子并不会因为聪明而受到误解,强调女性的美与智慧兼具。
- 密意蚕丝吐:情感深厚,如同蚕吐出的细丝,细腻而温柔。
- 机中锦字百年春:织机上绣出的锦字象征着美好的春光,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 却喜画图独见慧人心:画作中能见到聪慧之人的内心,表达诗人对智慧的欣赏。
- 横波曼睩含情好:美人含情的眼波如秋水般动人,形容她的魅力。
- 那信流光老:质疑时间流逝是否会让她的美丽消逝。
- 璇闺千古有知音:璇美的闺房中千古以来总有理解的知音。
- 一样同心栀子艳西林:形容知音之间心意相通,如同西林中盛开的栀子花般艳丽。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密意蚕丝吐”比喻情感细腻。
- 拟人:将时间拟人化,质疑其是否会让美丽流逝。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本诗强调了女性内在的智慧与情感之美,表现出诗人对女性的尊重和对真诚情感的渴望,传达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的珍贵。
意象分析
- 婵娟:象征女性的美丽、智慧与纯净。
- 蚕丝:代表情感的细腻与深厚,隐喻情感的成长过程。
- 锦字:象征美好生活的延续与希望。
- 横波:传达出眼神的深邃和情感的丰富。
- 栀子:象征着美好与纯洁,传达了心灵相通的意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哪一句强调了女性的智慧与美丽并存?
- A. 婵娟不为聪明误
- B. 横波曼睩含情好
- C. 机中锦字百年春
-
“密意蚕丝吐”中的“蚕丝”比喻什么?
- A. 时间
- B. 情感细腻
- C. 美丽
-
诗中的“知音”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理解内心的人
- C. 智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冯唐《蝶恋花·春景》
诗词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风格虽略显不同,但同样展现出女性的智慧与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