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约昌谷集同官绝赋经梅成五十六字》

时间: 2025-01-17 10:11:45

淡中着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

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

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

只恐东君招不得,好修犹在笔篱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淡中着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
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
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
只恐东君招不得,好修犹在笔篱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淡雅的色彩中透出些许狂放的气息,心灵与梅花的踪迹却截然不同。难道我能摆脱世俗的桎梏?难道就没有那种只求出众的人吗?辨别桃花和杏花,谁又显得笨拙呢?在雪中傲然挺立,欺凌霜寒,依然显得娇艳动人。只怕春天的东风无法召唤到我,但我依然在篱笆边修整自己。

注释:

字词注释:

  • 淡中着色:指在淡雅的色调中加入了鲜明的色彩,形容梅花的特质。
  • 狂颠:形容情绪的狂放与失控。
  • 夺我焉支:意为“能夺走我吗?”表示一种反抗世俗的心态。
  • 膏沐:指涂抹香膏,象征追求名利和华丽。
  • 东君:春天的君主,指春风。
  • 笔篱边:指诗人自己栽种的梅花,象征自我修养和独立。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与冬雪相伴,表现出一种孤傲的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诗人借梅花的特质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志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反叛和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开篇“淡中着色似狂颠”,将梅花的气质与作者的心境巧妙结合,展示了淡雅中又不失热烈的情感。接着,诗人以“夺我焉支宁免俗”表达了对于世俗的批判,反映出内心的挣扎与不甘。诗中“辨桃认杏”则展现了对美的认知能力,表明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最后一句“只恐东君招不得”,充满了对未来的不安,但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屈的精神,坚信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这种对梅花的赞美不仅是对自然的歌颂,更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不懈努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淡中着色似狂颠:淡雅的梅花中透出狂放的色彩,映射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 心与梅同迹不然:内心和梅花的生长环境截然不同,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 夺我焉支宁免俗:质疑世俗的影响力,表达对世俗的反叛。
  • 岂无膏沐独争先:是否没有那种只求卓越的人呢?表现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 辨桃认杏何人拙:在桃花与杏花中,谁又显得笨拙呢?强调了对美的鉴别。
  • 压雪欺霜政自妍:梅花在雪中傲然挺立,不畏寒冷,展现其美丽。
  • 只恐东君招不得:担忧春天的到来无法召唤到自己,表达对未来的忧虑。
  • 好修犹在笔篱边:自我修养依然在继续,象征着不懈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梅花比喻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俗的反叛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孤独而高洁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桃杏:象征美丽与世俗的认可。
  • 雪霜:象征寒冷与艰难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梅花的赞美
    • B. 对世俗的反叛
    • C. 对自然的描写
    • D. 对爱情的思考
  2. 诗中“东君”指的是谁?

    • A. 春天的君主
    • B. 夏天的君主
    • C. 秋天的君主
    • D. 冬天的君主
  3. 诗中提到的“膏沐”象征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追求平静
    • C. 追求爱情
    • D. 追求知识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梅花》
  • 王安石《梅花》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陆游更侧重于表达对梅花的喜爱,而毛滂则通过梅花传达了对世俗的反思与个人理想的追求,更加具有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