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夜雨》
时间: 2025-01-19 19:10: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淅淅更飕飕。好梦难留。夜长寒逼满庭秋。
挑尽一灯香烬暗,风动帘钩。旧事与新愁。
齐上心头。芭蕉如怨啼难休。
好似琵琶江上曲,弹泪孤舟。
白话文翻译:
夜雨淅沥,风声飕飕。好梦难以留住,漫漫长夜,寒冷逼人,院子里满是秋意。
我把一盏灯的香烛挑尽,光线暗淡,风吹动着帘子的钩子。
旧日的往事与新的忧愁同时涌上心头。
那芭蕉树在雨中似乎在诉说着怨恨,无法停歇。
这感觉就像在江上听琵琶的曲子,弹奏着我的泪水,孤舟独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淅淅:形容雨声细小而轻柔。
- 飕飕:形容风声,表示寒意。
- 夜长寒逼:夜晚漫长而寒冷,令人感到压抑。
- 挑尽一灯香烬暗:形容灯光微弱,香烛快要烧尽。
- 芭蕉:一种植物,常在诗中用来表现雨夜的凄凉。
典故解析:
- 琵琶江上曲: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描绘了琵琶声的凄婉,常用于表达人生的孤独与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琏,清代诗人,字子韶,号白云山人,生于清代雍正年间。其诗风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生活不易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雨景,表达个人的孤独感与对往事的怀念。
诗歌鉴赏:
《浪淘沙 夜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独的夜晚,伴随着秋雨,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思念。开篇“淅淅更飕飕”,将夜雨的细腻感受传递给读者,仿佛让人感受到雨水滴落的声音,增添了诗的氛围。接着“好梦难留”,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
“挑尽一灯香烬暗,风动帘钩”一联,灯光的微弱与帘钩的摇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最后几句通过芭蕉与琵琶,展现了音乐与情感的交融,芭蕉在雨中似乎在诉说着怨恨,而琵琶声则弹奏出诗人的泪水,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鸣与悲伤。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淅淅更飕飕:描绘了细雨与寒风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好梦难留: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追忆与失落。
- 夜长寒逼满庭秋:表现了夜晚的漫长与寒冷,象征着孤独的心境。
- 挑尽一灯香烬暗,风动帘钩:暗示了孤独与无助,灯光微弱,帘钩随风摇动,映衬出诗人的心情。
- 旧事与新愁齐上心头:旧日的回忆与新的忧愁交织在一起,形成深重的情感负担。
- 芭蕉如怨啼难休:用芭蕉的形象来代指诗人内心的哀怨。
- 好似琵琶江上曲,弹泪孤舟:通过琵琶曲子的意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芭蕉与琵琶曲相提并论,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芭蕉“如怨啼”,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对称的句式使得语言更为优美,有助于加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夜雨这一意象不仅营造了孤独的氛围,也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雨:象征着孤独与思念,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芭蕉:常用于表达忧伤与凄凉,具有文化象征意义。
- 琵琶:象征着音乐的悲伤,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淅淅更飕飕”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 A. 晴天
- B. 雪天
- C. 雨天
- D. 风天
-
本诗中,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内心的孤独?
- A. 竹子
- B. 芭蕉
- C. 荷花
- D. 松树
-
“好似琵琶江上曲”中的琵琶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失落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 C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熊琏的《浪淘沙 夜雨》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内心的孤独,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熊琏则通过夜雨的意象更加强调了孤独的氛围。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熊琏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