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

时间: 2025-01-06 09:32:22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

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

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

天宝乱已定,河壖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禁御封金殿,清河贯石门。

时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

形胜山围阔,蕃宣海内尊。

川原不论顷,云梦可胜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
——苏辙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
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
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

天宝乱已定,河壖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禁御封金殿,清河贯石门。
时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
形胜山围阔,蕃宣海内尊。
川原不论顷,云梦可胜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北都的壮丽景象与历史变迁。诗的开头提到河流弯曲、金堤近在咫尺,天空高远,魏阙显得格外崭新。人们纷纷拥戴儒将,百兽都伏在麒麟的脚下。狩猎在沙场上已经不再流行,谈论军事的时节却在春天的帐篷里。南关的距离并不遥远,谁还敢去询问外族的情况?

接下来,提到天宝之乱已经平息,河岸边的兵力依旧显得庞大,故城中埋藏着白骨,遗留下来的习俗却还在欢喜地使用长戈。卧兽总是想着肉食,奔鲸却不受捕捉。纵横的局势到底何在,唯见坟冢巍峨。

最后一段描述禁苑中的金殿,清河流贯石门。如今的和平留下古树,军队散去后也无处可屯。形胜之地被山围绕,外族都在海内享有尊重。川原不再计较顷寸,云梦的景象足以吞噬一切。

注释:

  • 河转金堤:河流的走向转变,金堤指金色的堤岸,象征富饶。
  • 魏阙:指魏国的高阙,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千夫奉儒将:千人都拥护儒家将领,表现出对文化的尊重。
  • 校猎沙场:古代军事演习与狩猎。
  • 关南:指的是南方边关。
  • 天宝乱已定:指唐代天宝年间的动乱已平息。
  • 卧兽常思肉:指猛兽总是想着肉食,表现出生存的本能。
  • 奔鲸不受罗:奔腾的鲸鱼不会被捕捉,象征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用词典雅著称,作品多关注现实与历史,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都(即北宋的都城汴京)时期,正值国家安稳与动乱交替之际。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体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开篇通过描绘北都的美丽与繁荣,展现了一个安定的社会。诗中提及的“千夫奉儒将”,让人感受到文化与道德在统治中的重要性。接着,诗人引入历史动乱后的沉痛回忆,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的渴望。

在形式上,诗歌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子读来流畅而富有韵律感。意象方面,诗中通过“金堤”“魏阙”“卧兽”“奔鲸”等意象,构建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结尾部分的“云梦可胜吞”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彰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透过历史的镜头,呼唤着人们对和平与安定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辙的文学才华,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现实的热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转金堤近:描绘河流的优美景致,暗示富饶。
  2. 天高魏阙新:表现出高远的天空与新兴的权力象征,暗含国家的兴盛。
  3. 千夫奉儒将:强调文化人受到重视,统治者依赖儒家思想。
  4. 百兽伏麒麟:暗示祥瑞与和平的象征。
  5. 校猎沙场莫:反映出战事的减少,和平的到来。
  6. 谈兵玉帐春:在春天的帐篷中谈论军事,显示出当时的安定。
  7. 关南知不远:暗示南方的边关并不遥远,表达对外部威胁的警觉。
  8. 谁试问蕃邻:表现出对外族情况的好奇与忐忑。
  9. 天宝乱已定:历史的回顾,指唐朝的动乱已结束。
  10. 河壖兵更多:战争的余波依旧存在,表现出不安的局势。
  11. 故城埋白骨:沉痛地回忆往日的战争与牺牲。
  12. 遗俗喜长戈:遗留的习俗中仍然存在战争的影子。
  13. 卧兽常思肉:猛兽的生存本能,暗含对战争的自然反应。
  14. 奔鲸不受罗:象征自由与不受束缚的生活。
  15. 纵横竟安在:对于未来局势的困惑。
  16. 唯见冢嵯峨:只看到高耸的坟墓,暗示历史的悲剧。
  17. 禁御封金殿:描述权力的象征,金殿象征着权威。
  18. 清河贯石门:河流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延续。
  19. 时平馀古木:和平时光留下的古老树木,象征着历史。
  20. 兵散有空屯:战争结束后,军队散去,留下空旷的营地。
  21. 形胜山围阔:自然环境的壮丽,山川环绕。
  22. 蕃宣海内尊:外族在海内获得尊重,表现出国家的强大。
  23. 川原不论顷:自然的辽阔与不计较,象征着博大。
  24. 云梦可胜吞:最后的哲思,云梦象征着虚幻与无限可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卧兽常思肉”,将猛兽的本能与人类的生存欲望相联系。
  • 对仗:如“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金殿”“白骨”“冢”,使用历史的意象来唤起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表现了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珍视。诗中表现出对文化的推崇和对军事的警惕,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堤:象征富饶与繁荣。
  • 魏阙: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卧兽:生存的本能,暗示战争的残酷。
  • 奔鲸:自由与不受束缚的象征。
  • :历史的沉重与悲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夫奉儒将”中的“儒将”指的是哪类人物?

    • A. 武将
    • B. 文人
    • C. 军事家
    • D. 政治家
  2. “卧兽常思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和平的渴望
    • B. 对战争的怀念
    • C. 对生存的本能
    • D. 对自由的向往
  3. “云梦可胜吞”中的“云梦”象征着?

    • A. 现实
    • B. 理想与希望
    • C. 历史
    • D. 战争

答案:

  1. B. 文人
  2. C. 对生存的本能
  3. B. 理想与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结合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
  • 《登高》:表现出对历史的回顾与自我的感慨,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相关诗句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下一句是什么

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上一句是什么

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下一句是什么

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上一句是什么

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下一句是什么

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上一句是什么

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下一句是什么

天宝乱已定,河壖兵更多。上一句是什么

天宝乱已定,河壖兵更多。下一句是什么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上一句是什么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下一句是什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上一句是什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下一句是什么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上一句是什么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下一句是什么

禁御封金殿,清河贯石门。上一句是什么

禁御封金殿,清河贯石门。下一句是什么

时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上一句是什么

河转金堤近,下一句是什么

天高魏阙新。上一句是什么

天高魏阙新。下一句是什么

千夫奉儒将,上一句是什么

千夫奉儒将,下一句是什么

百兽伏麒麟。上一句是什么

百兽伏麒麟。下一句是什么

校猎沙场莫,上一句是什么

校猎沙场莫,下一句是什么

谈兵玉帐春。上一句是什么

谈兵玉帐春。下一句是什么

关南知不远,上一句是什么

关南知不远,下一句是什么

谁试问蕃邻。上一句是什么

谁试问蕃邻。下一句是什么

天宝乱已定,上一句是什么

天宝乱已定,下一句是什么

河壖兵更多。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