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

时间: 2025-01-08 22:16:17

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原年丰。

他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

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

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持酒殷勤问尔农,
忧时同此原年丰。
他箱欲致崇墉积,
耒耜宜加旷土功。
水北有田均夜雨,
岭南无地不春风。
吾皇德化形扶杖,
亲见儿嬉七十翁。

白话文翻译

我端着酒杯热情地询问你农事,
忧虑的心情与这丰收的年头相同。
他希望能在高墙之上积累丰收,
而耕作的工具应当在广阔的土地上多加使用。
北方的水田在夜雨中均匀滋润,
南方的每一寸土地都感受着春风的温暖。
我们的皇帝德化如同拄着拐杖,
亲眼见到孩子们嬉戏的情景,如同七十岁的老人。

注释

  • 殷勤:热情、恳切的态度。
  • 尔农:指代农民,尔为“你”的古称。
  • 崇墉:高墙,象征丰收的希望。
  • 耒耜:农具,指耕作的工具。
  • 水北:指北方的水田。
  • 岭南:指南方的土地,常与春风相伴。
  • 德化:指统治者的德行影响。
  • 扶杖:形容老年人用拐杖,暗指皇帝的年迈。
  • :玩耍、嬉戏。

典故解析

  • 德治:强调统治者的德行对于民众的重要影响。
  •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政治和环境对百姓生活的滋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季和,号惟庵,宋代诗人。他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常关注社会民生,作品中流露出对百姓的关心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农业发展对社会稳定与繁荣尤为重要。作者通过描写农事,表达对农民辛劳的理解和对丰收的期盼,展现了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与农民生活的诗作。诗中,作者以酒会友,开篇即以“持酒殷勤问尔农”展现出对农民的关心与热情。紧接着,诗句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强调丰收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农民的生计,也关乎国家的安定。

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他提到“耒耜宜加旷土功”,强调了耕作的重要性,体现出对农民辛勤耕作的赞美与支持。同时,诗中描绘了北方的夜雨与南方的春风,展现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寓意着丰收的希望。

最后提及的“吾皇德化形扶杖”,则是对皇帝政治的期盼,既是对当政者的请求,也是对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的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合理,既有对农民的同情与理解,又有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出李曾伯作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持酒殷勤问尔农:热情地询问农民的收成,体现对农业的关注。
  2. 忧时同此原年丰:表达对时局的忧虑,虽然今年丰收,但未来未可知。
  3. 他箱欲致崇墉积:他希望能在高墙上积累财富,象征对丰收和富裕的渴望。
  4. 耒耜宜加旷土功:强调要充分利用广阔的土地进行耕作。
  5. 水北有田均夜雨:北方的水田在夜间均匀滋润,暗示农业的丰收。
  6. 岭南无地不春风:南方的土地无处不春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7. 吾皇德化形扶杖:皇帝的德行如同拄着拐杖,隐喻皇帝的年迈与治国之道。
  8. 亲见儿嬉七十翁:对儿童嬉戏的描写,表现出对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皇帝的德行比作拄杖,形象地表达其统治之道。
  • 对仗:诗中前后句子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如“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通过排比加强了对比与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突显了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心,同时也寄托了对皇帝德治的希望,展现出诗人对社会和谐与繁荣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友谊与交流。
  • :代表农民及其辛苦的劳作。
  • 丰收:象征着希望与财富的积累。
  • 春风:象征着生机、希望和繁荣的未来。
  • 皇帝:象征着国家的统治与治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李曾伯的《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主要讨论了哪个主题?

    • A. 友情
    • B. 农业与丰收
    • C. 战争
    • D. 自然风光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水北有田均夜雨”,描绘的是哪个地区的农田情况?__

  3. 判断题:诗中“吾皇德化形扶杖”是指皇帝的年老。 (对/错)

答案

  1. B. 农业与丰收
  2. 北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 李绅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诗歌与杜甫的《春望》都涉及了社会民生,但李曾伯更强调农民的辛勤与丰收,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