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词
作者: 毛滂 〔宋代〕
晓光开乡幄,晴色上金除。
初进春衣窄,犹应澣濯余。
庶草将蕃庑,群阴自退消。
迟迟杏梁日,长照紫宸朝。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晨光照亮了乡村的帐篷,明媚的阳光洒在金色的场地上。刚穿上春装时,衣服仍然显得有些紧绷,还应该洗涤一番。杂草开始茂盛,阴影也逐渐消退。杏树的阳光缓缓洒下,长时间照耀着紫禁城的早晨。
注释:
- 晓光:清晨的光线。
- 乡幄:乡村的帐篷,指农村的生活场景。
- 晴色:晴朗的天气。
- 金除:金色的场地,形容光辉灿烂。
- 春衣:春天的衣服,意指春装。
- 澣濯:洗涤、洗涤的动作。
- 庶草:杂草,庶意为杂,草则是草木。
- 蕃庑:茂密的草木。
- 群阴:阴影,指树木或其他遮挡物的阴影。
- 迟迟:慢慢地,形容时间的延续。
- 杏梁:杏树的横梁。
- 紫宸朝:紫禁城的早晨,紫宸是指皇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美,号蕴斋,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写作,尤其以词著称。他的词风清新俊逸,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春词》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天的美好生机,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希望与新生。
诗歌鉴赏:
《春词》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晓光开乡幄”,营造了一个清晨的宁静与生机,晨光如同一幅画卷,徐徐展开,给乡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接下来的“晴色上金除”进一步描绘了阳光洒落在大地上的美丽景象,金色的场地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诗人在春天中感受到衣物的紧绷,传达了一种对新生活的渴望与期待。“犹应澣濯余”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暗示着对于即将到来的温暖季节的准备。
“庶草将蕃庑,群阴自退消”则描绘了春天带来的变化,草木的茂盛与阴影的消退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新生。而最后两句“迟迟杏梁日,长照紫宸朝”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早晨图景,杏树的阳光洒落在皇宫上,象征着希望与光明,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充满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光开乡幄:晨光洒落,乡村的生活开始。
- 晴色上金除:晴朗的天气使大地变得明亮。
- 初进春衣窄:春装刚穿上时,衣服显得有些紧。
- 犹应澣濯余:衣服还需要洗涤,象征新的开始。
- 庶草将蕃庑:杂草茂盛,代表生机。
- 群阴自退消:阴影逐渐消退,象征光明的到来。
- 迟迟杏梁日:杏树的阳光慢慢洒下。
- 长照紫宸朝:阳光长时间照耀着皇宫,象征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晨光比作春天的开始。
- 拟人:将草木描绘为有生机的事物。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春天带来的希望和新生的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光: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春衣:象征新的生活与变化。
- 杏梁日:象征温暖与光明。
- 紫宸:象征权力与繁荣。
这些意象承载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晓光开乡幄”中的“晓光”指的是: A. 夕阳
B. 清晨的光线
C. 月光 -
“庶草将蕃庑”中的“庶草”是指: A. 名贵草木
B. 杂草
C. 花草 -
整首诗的主题是: A. 对秋天的思念
B. 对春天的赞美与期待
C. 对冬天的惆怅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的作品,描绘春天的美好。
- 《春夜喜雨》:杜甫的作品,表现春雨带来的生机。
诗词对比:
- 毛滂的《春词》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均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毛滂偏向于描写清晨的生机,而杜甫则关注春雨带来的滋润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毛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