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时间: 2025-01-19 13:5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作者:欧阳修〔宋代〕
昨日采花花欲尽,
隔花闻道潮来近。
风猎紫荷声又紧,
低难奔,
莲茎刺惹香腮损。
一缕艳痕红隐隐,
新霞点破秋蟾晕。
罗袖挹残心不稳,
羞人问,
归来剩把胭脂衬。
白话文翻译:
昨天采花的时候,花已快要凋谢。
隔着花丛听到潮水快要来了。
风猎猎地吹动着紫色的荷花,声音愈发紧促,
我低头难以奔跑,
莲茎的刺划伤了我香腮。
脸上留下一缕红痕隐隐约约,
晨霞轻轻拨开了秋天的明月。
轻纱的袖子掀起,心情仍然不稳,
被人询问时,我羞愧难当,
只好带着羞怯回来,剩下的只是用胭脂来掩饰。
注释:
- 花欲尽:花快要凋谢。
- 隔花闻道潮来近:透过花丛,听到潮水即将来临的声音。
- 风猎紫荷声又紧:风吹动紫色的荷花,声音变得更加急促。
- 莲茎刺惹香腮损:莲茎上的刺划伤了我的脸颊。
- 艳痕红隐隐:脸上留有红色痕迹,隐隐约约可见。
- 新霞点破秋蟾晕:晨霞照亮了秋天的明月。
- 罗袖挹残心不稳:轻纱袖子轻轻掀起,心情依然不安。
- 羞人问:被询问时感到羞愧。
- 胭脂衬:用胭脂来掩饰脸上的红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以散文、诗词、词曲闻名于世,特别是在词方面具有开创性贡献。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贴近生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渔家傲》创作于欧阳修晚年,正值北宋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中表现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歌鉴赏:
《渔家傲》是一首典型的词作,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诗中描绘了花欲尽、潮水来临的场景,隐喻着岁月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易逝。通过“隔花闻道潮来近”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紧迫感,仿佛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在迅速消逝。
诗中风猎紫荷的描写不仅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通过“低难奔,莲茎刺惹香腮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艰难与无奈。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想追求美好却又受限于现实的困境。
最后一句“归来剩把胭脂衬”则道出了内心的羞愧与无奈,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青春的感伤。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细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透着对生活深切的热爱与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日采花花欲尽:描绘了昨天采花的情景,暗示时间的流逝。
- 隔花闻道潮来近:通过听潮声,表现对自然的敏感。
- 风猎紫荷声又紧:风声急促,暗示内心的焦虑。
- 低难奔:心情沉重,难以行动。
- 莲茎刺惹香腮损:具体描写莲茎的刺伤,象征生活中的挫折。
- 一缕艳痕红隐隐:脸上的红痕,隐喻内心的情感。
- 新霞点破秋蟾晕:晨霞与明月的描写,象征新的希望。
- 罗袖挹残心不稳:轻纱的动作与心情的矛盾。
- 羞人问:被询问时的羞愧。
- 归来剩把胭脂衬:用胭脂掩饰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情感结合,增强诗的感染力。
- 拟人:风与潮水被赋予人的特征,使描绘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词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同时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挣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青春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 潮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不可逆转。
- 荷:代表纯洁与美丽。
- 霞与蟾:象征希望与明亮的未来。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渔家傲》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欧阳修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莲茎刺”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
- B. 生活中的挫折
- C. 时间的流逝
-
诗中“羞人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豪
- B. 羞愧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渔家傲》更加强调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柔情与对往事的怀念。两者在主题上都有对青春的感伤,但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欧阳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