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时间: 2025-01-19 19:56: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作者: 饶芝祥 〔清代〕
悲愤填膺,向谁洒一腔热血。正仓卒变起红巾,金瓯瓦裂。铁骑朝冲津海雾,铜驼夜泣燕山月。奈白云南望有慈亲,头如雪。身世感,徒呜咽。君父耻,无终绝。算烟尘苍莽,几人奇节。脚里麻鞋冰雪骤,眼中羽檄昕宵别。望定盟早慰两宫心,还金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悲愤与无奈,热血沸腾却无处倾诉。正当红巾军动乱之时,国家已然破裂。铁骑冲向海雾,铜驼在夜晚悲鸣着燕山的明月。面对白云南望,心中思念慈母,白发苍苍,感叹身世,唯有呜咽。感到君父的耻辱,恨不能绝对逃避。想想那烟尘弥漫的战场,又有几个人能保有奇节?脚下穿着麻鞋,感受到冰雪的冷酷,眼中泪水与羽檄交错,夜晚的离别令人心痛。希望能早日定下盟约,安慰两位皇后的心情,重回金阙。
注释
- 悲愤填膺:内心充满悲愤。
- 红巾:指的是红巾军,代表反抗的力量。
- 金瓯瓦裂:指国家破裂,金瓯是古代形容国家完整的象征。
- 铁骑:指敌军的骑兵。
- 铜驼:古代的驼车,寓意夜晚的痛苦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饶芝祥,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期,受时代影响深远,作品多反映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背景下,红巾军起义时,诗人通过诗歌寄托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展现了诗人饶芝祥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身世的无奈感慨。诗中的情感浓烈,悲愤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诗的开头就以“悲愤填膺”开启,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接着,诗人用“红巾”象征起义之势,展现了动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
在“铁骑朝冲津海雾,铜驼夜泣燕山月”中,诗人描绘出战乱的场景,铁骑的冲击与铜驼的悲鸣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接下来的“奈白云南望有慈亲,头如雪”,则将个人情感与国事紧密结合,体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无奈。
诗中多处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结尾部分的“望定盟早慰两宫心,还金阙”则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表达了重归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形象生动,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敏锐感受与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悲愤填膺,向谁洒一腔热血。”: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愤怒与无奈。
- “正仓卒变起红巾,金瓯瓦裂。”:描述了红巾军起义及国家破碎的场景。
- “铁骑朝冲津海雾,铜驼夜泣燕山月。”:描绘战争的激烈与凄凉。
- “奈白云南望有慈亲,头如雪。”:表现对母亲的思念,象征着亲情的珍贵。
- “身世感,徒呜咽。”:感叹个人命运的无奈。
- “君父耻,无终绝。”:表达对君主失势的羞耻感。
- “算烟尘苍莽,几人奇节。”:反思在动乱中能坚持节义的人有多少。
- “脚里麻鞋冰雪骤,眼中羽檄昕宵别。”:体现战乱带来的苦楚与离别的伤感。
- “望定盟早慰两宫心,还金阙。”:寄托对未来和平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铁骑朝冲津海雾,铜驼夜泣燕山月”,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如“金瓯瓦裂”比喻国家的破碎。
- 拟人:如“铜驼夜泣”赋予物体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深切悲痛,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理想的坚持,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巾:象征反抗与斗争。
- 铁骑:代表侵略与战争。
- 铜驼:象征思念与孤独。
- 雪:代表苍老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悲愤填膺”是指什么?
A. 愤怒
B. 悲伤
C. 愤怒与悲伤交织
答案:C -
“金瓯瓦裂”中的“金瓯”指什么?
A. 国家完整
B. 财富
C. 亲情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红巾”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的起义?
A. 明朝
B. 清朝
C. 元朝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出塞》 - 王昌龄
诗词对比
可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 《清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