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十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9 16:40:09

南方秋节晚,九月始凄清。

草木忽摇落,坐使客心惊。

橐籥无暂息,机缄殊不停。

未能超物外,慷慨念平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方秋节晚,九月始凄清。
草木忽摇落,坐使客心惊。
橐籥无暂息,机缄殊不停。
未能超物外,慷慨念平生。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秋天已经来临,九月初显得格外凄清。
草木突然间开始凋落,这让身在异乡的我心中感到不安。
乐器的声音没有一刻停歇,织机的运转也显得格外忙碌。
我无法超脱于世俗之外,只能慷慨激昂地回想起自己平凡的生活。

注释:

  • 秋节:指秋天的节令,通常是指农历九月。
  • 凄清:形容秋天的清冷与萧索。
  • 草木摇落:草木的叶子纷纷落下,象征秋天的来临。
  • 橐籥: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音乐的演奏。
  • 机缄:指织布的机具,象征繁忙的工作。
  • 超物外:超脱于物质之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字守常,号西江,北宋时期的诗人,官至礼部尚书。他以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而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方秋季,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思乡之情与对生活的感慨。南方的秋天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秋思十首 其三》通过对秋天晚景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南方秋节晚,九月始凄清”通过时间和地点的交代,迅速营造出一种秋天的萧瑟氛围。接下来的“草木忽摇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诗人坐在异乡,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惊慌和孤独。

“橐籥无暂息,机缄殊不停”两句则转向生活的忙碌,诗人似乎被工作所束缚,无法得到片刻的宁静。这一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在外工作的忙碌与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使得他更加思念故乡。

最后一句“未能超物外,慷慨念平生”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尽管希望超脱物质的束缚,但终究被现实所牵绊。全诗表达了对人世间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方秋节晚,九月始凄清:秋天的晚期,九月带来了寒冷和凄凉的感觉。
  • 草木忽摇落,坐使客心惊:草木突然间凋落,令身在异乡的我感到惊恐。
  • 橐籥无暂息,机缄殊不停:乐器的演奏没有停歇,织机也在不停地工作,表现出一种忙碌的状态。
  • 未能超物外,慷慨念平生:我无法超脱于物质之外,只能慷慨地回忆起平凡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木摇落”与“客心惊”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草木的摇落让人感到惊恐,赋予自然以情感。
  • 比喻:将乐器和织机作为生活忙碌的象征,隐喻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对人生短暂和感慨的深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衰退与时光的流逝。
  • 草木:代表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变化。
  • 乐器与织机:象征生活的忙碌与现实的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草木忽摇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惊恐
    • B. 喜悦
    • C. 平静
    • D. 愤怒
  2. “未能超物外”中的“物”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
    • B. 生活
    • C. 物质
    • D. 时间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 A. 朋友
    • B. 家乡
    • C. 自然
    • D. 生活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为直接,而李纲的诗则通过秋天的环境描写来寄托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纲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