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谒延平郡王祠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9:51:20

铮铮骨气压群雄,传炮羊山斗老龙。

宿志未偿嗟毁墓,至今人说海澄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铮铮骨气压群雄,
传炮羊山斗老龙。
宿志未偿嗟毁墓,
至今人说海澄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未竟事业的惋惜。诗中提到的“铮铮骨气”指的是在群雄中显得特别坚定的气概;“传炮羊山”则提到了一场与“老龙”的斗争,显示出气势;“宿志未偿”表达了对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最后一句强调了人们对“海澄公”的称颂。

注释

  • 铮铮:形容声音清脆响亮,也指气质刚强。
  • 骨气:指人的气节和志气。
  • 群雄:形容众多英雄或强者。
  • 传炮:传说中的战斗,可能指某种武器或战术。
  • 羊山、老龙:可能是地名和象征敌人的称谓,具体可追溯其历史背景。
  • 宿志:指长期以来的志向或理想。
  • 毁墓:可能暗指对历史人物的遗忘或毁坏。
  • 海澄公:指历史上的一位人物,流传度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如谨(生年不详-1745),清代诗人,字友恺,号静庵,福建人。他以写诗词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家国情怀和历史人物的精神。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英雄的崇敬。

创作背景

《秋日谒延平郡王祠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清朝的盛世时期,社会相对稳定,诗人可能在延平郡王祠前感慨历史的英雄豪情,表达对先贤的怀念与对未竟事业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铮铮的气节、激烈的斗争和未完成的理想,构建了一个充满豪情的历史画面。诗的开头以“铮铮骨气压群雄”引入,直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现出一种超越平常的气概。接着提到“传炮羊山斗老龙”,生动描绘了一场英勇的斗争场景,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紧张与激烈,仿佛一场斗争的号角已经吹响。

而后“宿志未偿嗟毁墓”,则是一种深切的遗憾,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位英雄的理想未能实现,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的思念。最后一句“至今人说海澄公”不仅强调了历史人物的影响力,也反映了人们对英雄的传承和记忆。

整首诗以豪迈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铮铮骨气压群雄:形容该人物的坚强气节和领导才能,在众多英雄中显得尤为突出。
  2. 传炮羊山斗老龙:描述了一场激烈的斗争,传炮可能是战斗的一种,羊山和老龙的具体指代需考证。
  3. 宿志未偿嗟毁墓: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未能完成理想的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的遗忘。
  4. 至今人说海澄公:强调这一历史人物的影响力,表明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海澄公”指代历史人物,赋予其象征意义。
  • 对仗:如“铮铮骨气”与“宿志未偿”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压群雄”强调了其英雄气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和对未实现理想的惋惜,表现出一种对家国情怀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骨气:象征着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立场。
  • 斗争:代表着历史上的英勇斗争,体现了英雄的气概。
  • 毁墓:暗示对历史人物的遗忘,表现出对历史的惋惜。
  • 海澄公:作为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了理想与英雄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斗老龙”暗指什么? A. 一场战斗
    B. 一种传说
    C. 个人情感
    D. 以上皆是

  2. “宿志未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遗憾
    C. 无所谓
    D. 忧伤

  3. 作者何如谨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何如谨《秋日谒延平郡王祠 其二》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现出对英雄豪情的赞美,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何如谨则显得更为沉思与怀念。
  • 杜甫《春望》与何如谨的作品相似,都是在历史的背景下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何如谨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