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甲午九日午山作)》

时间: 2025-01-17 09:29:17

旧游山路。

落在秋阴最深处。

风雨重阳。

无蝶无花更断肠。

天知老矣。

莫累门生与儿子。

不用登高。

高处风吹帽不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甲午九日午山作)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最深处。
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
天知老矣。莫累门生与儿子。
不用登高。高处风吹帽不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午山游玩的情景。游览的山路已经被秋色笼罩,显得更加阴沉。重阳节的风雨交加,使得景色更加凄凉,失去了蝴蝶和花朵,让人更加悲伤。岁月已知,自己年纪已大,不想再给后辈增添负担。不必再登高望远,因为高处的风吹动帽子,显得不够稳妥。

注释:

  • 旧游:指以前游玩过的地方。
  • 秋阴:秋天的阴云,形容天气阴沉。
  • 重阳:指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
  • 断肠:形容极度的悲伤,心如刀割。
  • 门生:指学生或晚辈。
  • 登高:指爬高处,望远的行为。
  • 帽不牢:形容在高处受到风吹,帽子不稳固。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象征长寿。登高望远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寓意着祈祝健康长寿。诗中提到的“风吹帽不牢”可以看作对这种习俗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年老无力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字公度,号东篱,宋代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甲午年重阳节,作者在午山游玩时,因岁月流逝而感慨万千,写下此诗,表达了对过去游玩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奈的思考。诗中“旧游山路”唤起了作者对往昔的回忆,然而“落在秋阴最深处”则暗示了时光的无情,令这段回忆蒙上了一层阴影。随着“风雨重阳”的描写,诗情愈加沉重,失去花蝶的景象与“更断肠”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最后两句“天知老矣。莫累门生与儿子”更是直接揭示了诗人对年岁增长的无奈与反思,他意识到自己不应再给后辈增添负担。这种思想在“高处风吹帽不牢”的比喻中得到了升华,象征着年老之时愈加动荡与不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达到了情感与意象的完美融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旧游山路:回忆起自己曾经游玩的山路,带有怀旧之情。
    2. 落在秋阴最深处:秋天的浓厚阴影让人感到愈发凄凉。
    3. 风雨重阳:重阳节的风雨使得景色显得更加悲凉。
    4. 无蝶无花更断肠:没有美丽的蝴蝶和花朵,让内心的伤痛更深。
    5. 天知老矣:上天也知道自己已经年老。
    6. 莫累门生与儿子:不想再给后辈增添负担。
    7. 不用登高:不必再去登高望远。
    8. 高处风吹帽不牢:高处的风吹动帽子,象征着生活的不稳定。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处风吹帽不牢”,暗示人生的无常。
    • 对仗:诗句工整,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奈的反思,以及对后辈的关怀,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 山路:象征着人生的旅程。
  • 秋阴: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风雨:暗示人生中的挫折与困扰。
  • 蝶与花:象征着美好与青春的逝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2. “高处风吹帽不牢”中的“高处”象征什么? A. 成功
    B. 年龄
    C. 生活的动荡

  3. 诗人希望后辈如何? A. 学习
    B. 享受生活
    C. 不要累赘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年老和人生的感慨。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减字木兰花》与《登高》均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哲理,前者更侧重个人情感,后者则通过壮阔的景观表达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