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9:09: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关有诏勿苛留,乡部纷纷更有求。
民死岂关官长事,岁饥空使庙堂忧。
简田比日灾为甚,报政今年课最优。
远近庶司无失职,欲从何处问侵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切。诗中提到,入关时有诏书,不要苛求地方官员,但各地乡村依然纷纷向上请求帮助。百姓的生死与官员的权利并没有多大关系,尤其是在饥荒年间,反而增加了朝廷的忧虑。比起往年,田地的灾难更加严重,而今年的赋税政策却异常优待。地方官员没有失职,但我们该从何处去询问那些侵占民利的人呢?
注释:
- 入关:指清兵进入中原地区,象征着新的统治开始。
- 苛留:苛刻地对待,留难。
- 乡部:地方乡村的官员或民众。
- 庙堂:指朝廷,象征政治权力的中心。
- 简田:指对田地的管理与分配。
- 课:赋税的征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惠周惕,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常以现实题材反映社会问题,作品关注民生,忧国忧民。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晰的结构和直白的语言,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困境与官民关系的复杂性。诗人用“入关有诏勿苛留”开篇,指出清朝统治者希望对地方官员宽容,但现实中却并非如此。乡村的求助涌现,显示出民众生活的艰难,而“民死岂关官长事”的句子直接揭示了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冷漠关系,强调了官员的责任缺失。
接下来的“岁饥空使庙堂忧”,则是对当时饥荒情况的反映,饥荒不仅影响了民众的生计,也给统治者带来了政治压力。而“简田比日灾为甚”,则说明了田地的灾难与往年相比愈发严重,令人忧虑。最后两句“远近庶司无失职,欲从何处问侵牟”,表现了诗人对如何处理官员与民众之间利益纠葛的无奈,反映出一种深切的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入关有诏勿苛留:清朝入关时有命令不要苛求地方官员,但现实却是官员对民众的关怀不足。
- 乡部纷纷更有求:乡村的百姓频频向上请求帮助,显示民生困境。
- 民死岂关官长事:百姓的生死与官员的责任并没有直接关系,反映出官民疏离。
- 岁饥空使庙堂忧:饥荒年间,民众的疾苦让统治者感到忧虑。
- 简田比日灾为甚:田地的灾难比以往更加严重,暗示自然灾害的频繁。
- 报政今年课最优:今年的赋税政策异乎寻常的优待,可能与灾年不符。
- 远近庶司无失职:地方官员似乎没有失职。
- 欲从何处问侵牟:质疑如何去追问那些侵占百姓利益的官员。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如“民死岂关官长事”与“庙堂忧”,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官民间的关系疏离。同时,诗中也运用了排比,例如“远近庶司无失职”,增强了语气的力度。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现实的深刻描绘,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与对官员失职的批评,反映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庙堂:象征政治权力,指代统治阶层。
- 乡部:代表底层民众,体现普通百姓的生活与困境。
- 饥:象征民生的困苦与灾难,直接影响民众的生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入关有诏”的意思是: A. 清朝入关时有命令不要苛求地方官
B. 清朝入关时对民众十分宽容
C. 清朝入关时对地方官员进行严厉的审查 -
“民死岂关官长事”中的“官长”指的是: A. 乡村的长官
B. 官员对民众的责任
C. 官员的职位 -
诗中的“庙堂”是指: A. 庙宇
B. 朝廷
C. 乡村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惠周惕的《咏史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民生的关怀,但惠周惕更关注官员的责任,而杜甫则更为悲观,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咏史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