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破山八咏·体如塔
作者: 刘拯 〔宋代〕
妙理悟三伊,巍巍抗奇节。
千尺岩下松,萧然独凌雪。
珠影虽青黄,月输岂圆阙。
危石扬寒泉,至今伴清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感悟与追求。诗中提到似乎能领悟到深刻的道理,巍峨的山峰坚定而超然。千尺高的岩石下,松树在雪中孤傲而挺拔。虽然珠子的光影有些青黄,但月亮的光辉难道会因为缺陷而不圆满吗?高耸的石头旁流淌着清澈的寒泉,至今仍然伴随着这份清高。
注释
- 妙理:指深奥的道理。
- 三伊:指古代的三位贤者,以其理想和道德著称。
- 巍巍:形容高大、雄伟。
- 奇节:指奇特的节操或品节。
- 萧然:形容冷清、寂寞。
- 珠影:比喻光影的变化。
- 圆阙:形容月亮的圆满。
- 危石:指高耸的石头。
- 寒泉:清凉的泉水。
典故解析
“三伊”指的是古代的三位贤者,代表了高尚的品德和理想,诗中提到他们是为了强调作者所追求的品德境界。诗中的松树和雪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在逆境中保持高洁的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拯,字文舸,号东亭,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因其清白的品格和坚贞的操守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景物抒发情感,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追求理想的时期。刘拯在政治上遭遇挫折,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寄托了他对美好品德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与坚定信念。开篇提到“妙理悟三伊”,即通过对古代贤者的感悟,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道德追求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描绘了巍峨的山峰和松树在雪中的孤傲,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坚持自我、保持高洁品行的决心。
“珠影虽青黄,月输岂圆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完美的追求,虽然光影有缺陷,但月亮的圆满依然存在,暗示着理想中的道德境界不会因为外在的 imperfections 而有所动摇。最后一句“危石扬寒泉”,则将自然与人性相结合,清澈的泉水流淌在高耸的石头旁,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伴随着诗人一生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气质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刘拯作为宋代文人的深邃思想与高尚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妙理悟三伊:作者通过“三伊”传达出对理想的理解,表明对道理的领悟。
- 巍巍抗奇节:形容山的巍峨与坚韧,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 千尺岩下松:描绘松树在险峻环境中的生存,象征孤傲与坚韧。
- 萧然独凌雪:表现松树在雪中独自挺立的清高。
- 珠影虽青黄:比喻光影的变化,暗示外在的缺陷。
- 月输岂圆阙:强调内在的圆满与理想的追求。
- 危石扬寒泉:描绘高石旁的清泉,象征高洁的品德的伴随。
- 至今伴清绝:表明这种高尚的品德永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性的品德结合,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千尺岩下松,萧然独凌雪”,形式工整。
- 象征:松树、寒泉等象征高洁、清高的品德。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表现了在艰难环境中依然保持高尚品德的信念,鼓舞人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气质,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品德的重视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德。
- 雪:代表清冷与孤独。
- 珠:光影的变化,象征外在的缺陷。
- 月亮:象征理想与圆满。
- 危石:象征高洁与坚定的信念。
- 寒泉:象征清澈与纯粹的品德。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还隐喻了人性的高尚,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妙理悟三伊”中的“三伊”指的是哪三位贤者?
- A. 孔子、孟子、荀子
- B. 颜回、曾子、子路
- C. 老子、庄子、孔子
- D. 不确定
-
诗中“千尺岩下松”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坚韧与高洁的品德
- C. 世俗的压力
- D. 自然的美丽
-
“月输岂圆阙”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理想的缺失
- B. 内在的完美与追求
- C. 外在的缺陷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破山八咏·体如塔》与王之涣的《登高》,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理想,但是刘拯的诗更加注重对道德品德的表达,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