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吟》
时间: 2025-01-19 12:23: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画吟 邵雍 〔宋代〕
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画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诗者人之志,言者心之声。志因言以发,声因律而成。多识于鸟兽,岂止毛与翎。多识于草木,岂止枝与茎。不有风雅颂,何由知功名。不有赋比兴,何由知废兴。观朝廷盛事,壮社稷威灵。有汤武缔构,无幽厉欹倾。知得之艰难,肯失之骄矜。去巨蠹奸邪,进不世贤能。择阴阳粹美,索天地精英。籍江山清润,揭日月光荣。收之为民极,著之为国经。播之于金石,奏之于大庭。感之以人心,告之以神明。人神之胥悦,此所谓和羹。既有虞舜歌,岂无皋陶赓。既有仲尼删,岂无季札听。必欲乐天下,舍诗安足凭。得吾之绪馀,自可致升平。
白话文翻译
画笔擅长描绘事物,尤其善于运用丹青。丹青融入巧妙的构思,万物都无法隐藏其形态。诗画同样擅长描绘事物,尤其善于运用真诚的情感。真诚的情感融入优美的诗句,万物都无法隐藏其情感。诗是人的志向,言语是心灵的表达。志向通过言语表达,声音通过音律形成。认识鸟兽,不仅仅局限于它们的羽毛和翎羽。认识草木,不仅仅局限于它们的枝条和茎干。没有风雅颂,如何了解功名。没有赋比兴,如何了解兴衰。观察朝廷的盛事,增强国家的威严。有汤武的缔造,没有幽厉的倾覆。知道获得的艰难,就不会因骄傲而失去。去除巨大的奸邪,引进非凡的贤能。选择阴阳的精华,探索天地的精英。凭借江山的清新润泽,展现日月的光辉。将其作为人民的准则,著作为国家的经典。通过金石传播,在大庭广众中演奏。感动人心,告知神明。人神都喜悦,这就是所谓的和谐之羹。既有虞舜的歌颂,岂能没有皋陶的应和。既有仲尼的删改,岂能没有季札的聆听。如果想让天下快乐,舍弃诗怎么行。得到我的余绪,自然可以实现太平。
注释
- 丹青:古代绘画用的颜料,这里指绘画艺术。
- 丹诚:真诚的情感。
- 风雅颂:《诗经》的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不同的诗歌类型。
- 赋比兴:《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分别代表叙述、比喻和起兴。
- 汤武:指商汤和周武王,古代的贤君。
- 幽厉:指周幽王和周厉王,古代的暴君。
- 皋陶:传说中的古代贤臣。
- 仲尼:孔子的字。
- 季札:春秋时期吴国的贤公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诗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诗歌在社会和政治中的作用的认识。诗中强调了诗歌的教化功能和其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诗画艺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在社会和政治中的作用的深刻认识。诗中,“丹青”和“丹诚”的运用,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和真诚情感的重视。邵雍认为,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社会和政治秩序的维护工具。通过“风雅颂”和“赋比兴”的提及,作者强调了诗歌的传统和文化价值。诗的结尾,作者提出诗歌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太平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他的理想主义和对诗歌功能的乐观看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画笔擅长描绘事物,尤其善于运用丹青。
- 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丹青融入巧妙的构思,万物都无法隐藏其形态。
- 诗画善状物,长于运丹诚:诗画同样擅长描绘事物,尤其善于运用真诚的情感。
- 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真诚的情感融入优美的诗句,万物都无法隐藏其情感。
- 诗者人之志,言者心之声:诗是人的志向,言语是心灵的表达。
- 志因言以发,声因律而成:志向通过言语表达,声音通过音律形成。
- 多识于鸟兽,岂止毛与翎:认识鸟兽,不仅仅局限于它们的羽毛和翎羽。
- 多识于草木,岂止枝与茎:认识草木,不仅仅局限于它们的枝条和茎干。
- 不有风雅颂,何由知功名:没有风雅颂,如何了解功名。
- 不有赋比兴,何由知废兴:没有赋比兴,如何了解兴衰。
- 观朝廷盛事,壮社稷威灵:观察朝廷的盛事,增强国家的威严。
- 有汤武缔构,无幽厉欹倾:有汤武的缔造,没有幽厉的倾覆。
- 知得之艰难,肯失之骄矜:知道获得的艰难,就不会因骄傲而失去。
- 去巨蠹奸邪,进不世贤能:去除巨大的奸邪,引进非凡的贤能。
- 择阴阳粹美,索天地精英:选择阴阳的精华,探索天地的精英。
- 籍江山清润,揭日月光荣:凭借江山的清新润泽,展现日月的光辉。
- 收之为民极,著之为国经:将其作为人民的准则,著作为国家的经典。
- 播之于金石,奏之于大庭:通过金石传播,在大庭广众中演奏。
- 感之以人心,告之以神明:感动人心,告知神明。
- 人神之胥悦,此所谓和羹:人神都喜悦,这就是所谓的和谐之羹。
- 既有虞舜歌,岂无皋陶赓:既有虞舜的歌颂,岂能没有皋陶的应和。
- 既有仲尼删,岂无季札听:既有仲尼的删改,岂能没有季札的聆听。
- 必欲乐天下,舍诗安足凭:如果想让天下快乐,舍弃诗怎么行。
- 得吾之绪馀,自可致升平:得到我的余绪,自然可以实现太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丹青入巧思”,将绘画艺术比作巧妙的构思。
- 对仗:如“诗者人之志,言者心之声”,通过对仗强调诗与言的关系。
- 排比:如“多识于鸟兽,岂止毛与翎。多识于草木,岂止枝与茎”,通过排比强调认识的广泛性。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了诗画艺术的重要性,以及诗歌在社会和政治中的作用。作者认为,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社会和谐与秩序的维护工具。通过诗歌,可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太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青:代表绘画艺术,象征美的创造。
- 丹诚:代表真诚的情感,象征内心的真实。
- 风雅颂:代表诗歌的传统和文化价值。
- 赋比兴:代表诗歌的表现手法,象征诗歌的多样性。
- 汤武:代表贤君,象征正义和秩序。
- 幽厉:代表暴君,象征混乱和无序。
- 皋陶:代表贤臣,象征忠诚和智慧。
- 仲尼:代表孔子,象征文化和教育。
- 季札:代表贤公子,象征智慧和美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颜料
- B. 绘画艺术
- C. 真诚的情感
- D. 优美的诗句
-
作者认为诗歌的作用是什么?
- A. 个人情感的表达
- B. 社会和谐与秩序的维护
- C. 政治宣传
- D. 文化传承
-
诗中提到的“风雅颂”和“赋比兴”分别代表什么?
- A. 诗歌的三个部分和三种表现手法
- B. 三种不同的绘画技巧
- C. 三种不同的音乐形式
- D. 三种不同的文学体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强调诗歌的社会和政治作用。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探讨诗歌的教化功能。
诗词对比:
- 邵雍的《诗画吟》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者都强调诗歌的社会和政治作用,但邵雍更侧重于诗歌的教化功能,而王安石则更侧重于诗歌的现实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诗经注释》:详细解释了《诗经》的内容和背景,有助于理解诗中的“风雅颂”和“赋比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