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翁吟十首 其八》

时间: 2025-01-19 17:46:33

一身无碍竺乾翁,遍圆身世戒身同。

船师从我乘桴去,顽空中与指真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翁吟十首 其八 张载 〔宋代〕 一身无碍竺乾翁,遍圆身世戒身同。 船师从我乘桴去,顽空中与指真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竺乾翁的智者,他身心无碍,能够圆满地看待世间万物,并以此为戒。他邀请船师随他一起乘船离去,在虚空中指出真正的空性。

注释: 字词注释:

  • 竺乾翁:可能指一位智者或高僧,具体身份不详。
  • 遍圆身世:指能够圆满地看待和理解世间万物。
  • 戒身同:以此为戒,即以圆满看待世间万物为戒律。
  • 船师:指船夫或导航者。
  • 乘桴:乘坐小船。
  • 顽空:佛教术语,指顽固的空性,即真正的空性。
  • 指真空:指出真正的空性。

典故解析:

  • 无具体典故,但诗中提到的“竺乾翁”和“顽空”“真空”等词汇,均与佛教思想有关,可能涉及佛教的空性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探讨人生哲学和佛教思想时所作。 创作背景: 张载在宋代社会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冲突,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智者竺乾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诗中的“一身无碍”和“遍圆身世”展现了智者超脱世俗的境界,而“船师从我乘桴去”则象征着追随智者探索真理的旅程。最后两句“顽空中与指真空”则深刻地揭示了佛教的空性哲学,即在虚空中寻找真正的空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哲学修养和文学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身无碍竺乾翁”:描绘竺乾翁身心无碍,超脱世俗。
  2. “遍圆身世戒身同”:智者能够圆满地看待世间万物,并以此为戒。
  3. “船师从我乘桴去”:邀请船师随他一起乘船离去,探索真理。
  4. “顽空中与指真空”:在虚空中指出真正的空性,即佛教的空性哲学。

修辞手法:

  • 比喻:“一身无碍”比喻智者超脱世俗的境界。
  • 象征:“船师从我乘桴去”象征追随智者探索真理的旅程。
  • 对仗:“遍圆身世戒身同”中的“遍圆”与“戒身”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探讨人生和宇宙的真理,通过智者竺乾翁的形象,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竺乾翁:智者的形象,象征超脱和智慧。
  • 遍圆身世:圆满看待世间万物的境界。
  • 顽空:顽固的空性,即真正的空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竺乾翁”是指什么? A. 一位智者 B. 一位高僧 C. 一位船师 D. 一位皇帝 答案:A

  2. “遍圆身世戒身同”中的“遍圆”是什么意思? A. 圆满看待世间万物 B. 遍历世间万物 C. 圆满的戒律 D. 遍历戒律 答案:A

  3. “顽空中与指真空”中的“真空”是指什么? A. 真正的空性 B. 虚空 C. 顽固的空性 D. 空无一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探讨空性哲学,与本诗有相似之处。
  • 苏轼的《赤壁赋》:探讨人生哲学,与本诗有相通之处。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本诗对比,均探讨空性哲学,但王维的诗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
  • 苏轼的《赤壁赋》与本诗对比,均探讨人生哲学,但苏轼的赋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载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佛教哲学》:深入了解佛教的空性哲学,有助于理解本诗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