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慢》
时间: 2025-01-01 09:36: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腊酒馀寒,春灯残雪,地僻还闻箫鼓。
帖翠黏红,是年时情绪。
念前梦,顿觉啼痕唾碧都化,半渍征衫尘土。
马影鸡声,又韶华催暮。
隔帘栊旧是相思路。
阑干角似有东风度。
便觅象管鹅笙,奈凄凉难谱。
抱孤琴泪洒无人处。
梅花外强琢宜春句。
怕冻草暗长愁苗,滞游鞍不去。
白话文翻译:
腊酒的余香还带着寒意,春天的灯光映照着残雪,偏僻的地方依然能听见箫鼓声。
贴着翠绿和红色的情感,是这一年的情绪。
回想往昔梦境,突然感觉泪痕如同唾液化成了碧色的都城,衣衫上沾染了尘土。
马影和鸡鸣声,又催促着青春的暮色。
隔着帘子,旧时的相思之路依旧在。
栏杆的角落似乎有东风吹拂。
我想找来象管和鹅笙,奈何凄凉的情境难以谱写。
独自抱琴,泪水洒落在无人处。
梅花外强行雕琢春天的诗句。
害怕寒冷的草暗自长出愁苦的苗,游玩的鞍子也无法离去。
注释:
- 腊酒:指腊月所酿的酒,象征着冬季的寒冷和节日的气氛。
- 春灯:指春天的灯光,寓意着温暖和生机。
- 箫鼓:古代乐器的声响,常用于庆祝或宴会。
- 帖翠黏红:形容春天的景象,色彩斑斓。
- 啼痕:哭泣留下的痕迹。
- 征衫:旅途中穿的衣服,沾染了尘土。
- 韶华催暮:青春时光催促着生命的流逝。
- 阑干:栏杆,象征着隔绝与思念。
- 象管鹅笙:古代乐器,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梅花外强琢: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表示诗人对春天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春霖(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体诗,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常有细腻的情感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诗人借助冬末春初的时节,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在岁月变迁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纠葛。
诗歌鉴赏:
《拜星月慢》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写的诗作,以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安。诗中通过腊酒的寒意和春灯的温暖,形成强烈的对比,传达出岁月的无情与人心的柔软。诗人回忆往昔梦境,感到泪痕的存在,暗示着对逝去青春的惋惜。
“马影鸡声,又韶华催暮”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诗中多处使用意象,如“梅花外强琢宜春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整体来看,诗中蕴含了浓厚的乡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酒馀寒,春灯残雪:通过酒与灯,营造出冬春交替的氛围。
- 地僻还闻箫鼓:即使身处偏僻之地,音律仍然浸润心灵。
- 帖翠黏红,是年时情绪:春天的色彩与情感交织在一起,显示出诗人对时光的感受。
- 念前梦:怀念过去的梦境,情感深厚。
- 顿觉啼痕唾碧都化,半渍征衫尘土:泪痕与尘土交织,表现了诗人的旅途与思念。
- 马影鸡声,又韶华催暮:描绘乡村生活的场景,感慨时间的流逝。
- 隔帘栊旧是相思路:思念在窗帘后不断蔓延。
- 阑干角似有东风度:象征着春风的来临,带来新的希望。
- 便觅象管鹅笙,奈凄凉难谱:音乐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对比。
- 抱孤琴泪洒无人处:孤独与悲伤交织,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梅花外强琢宜春句:梅花象征希望与坚韧,诗人努力创造美好诗句。
- 怕冻草暗长愁苗,滞游鞍不去:对未来的担忧与对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腊酒馀寒”与“春灯残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泪痕”与“征衫尘土”,形象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 拟人:如“阑干角似有东风度”,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酒: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节日的气氛。
- 春灯: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梅花:坚韧与美丽的象征,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 孤琴:象征着孤独与内心的呼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用何种方式表达对青春的怀念? A. 通过酒与灯的对比
B. 通过音乐的渴望
C.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D. 通过对往昔的回忆 -
“阑干角似有东风度”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寒冷
B. 春天的来临
C. 乡愁
D. 旅行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与思念
C. 愤怒
D. 希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时光的感慨,但更强调了孤独与酒的关系。
- 《春望》: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忧伤,情感基调相似,但侧重于国家的兴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