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陈公美四首 苏洵 〔宋代〕
仲尼鲁司寇,官职亦已优。 従祭肉不及,戴冕奔诸侯。 当时不之知,为肉诚可羞。 君子意有在,众人但愆尤。 置之待后世,皎皎无足忧。
白话文翻译:
孔子在鲁国担任司寇,官职已经非常优越。 但他没有得到祭肉,却戴着礼帽奔走于诸侯之间。 当时的人们不理解他,认为他为了肉而感到羞愧。 但君子心中有他的志向,而众人只是责怪他。 将这些事留给后世,他的清白无瑕,无需担忧。
注释:
- 仲尼:孔子的字。
- 鲁司寇:孔子在鲁国担任的官职,司寇是掌管刑狱的官员。
- 従祭肉不及:指孔子没有得到祭肉,祭肉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物品。
- 戴冕奔诸侯:指孔子戴着礼帽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寻求政治上的支持。
- 愆尤:过失,责怪。
- 皎皎:清白无瑕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的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其诗作不多,但风格独特,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洵对陈公美的回答,陈公美可能是苏洵的朋友或同僚,诗中通过孔子的事迹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不被理解的处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世的期待和对个人清白的自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孔子的事迹来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境和志向。诗中,苏洵以孔子为例,说明即使身处高位,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受到误解和责难。孔子为了追求更高的政治理想,不惜奔走于诸侯之间,这种行为在当时被误解为为了个人利益。苏洵借此表达了自己即使面对误解和责难,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清白。诗的最后两句“置之待后世,皎皎无足忧”,表达了作者对后世的期待,相信自己的清白和理想最终会被后人理解和认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仲尼鲁司寇,官职亦已优。
- 孔子在鲁国担任司寇,官职已经非常优越。
- 従祭肉不及,戴冕奔诸侯。
- 孔子没有得到祭肉,却戴着礼帽奔走于诸侯之间。
- 当时不之知,为肉诚可羞。
- 当时的人们不理解他,认为他为了肉而感到羞愧。
- 君子意有在,众人但愆尤。
- 但君子心中有他的志向,而众人只是责怪他。
- 置之待后世,皎皎无足忧。
- 将这些事留给后世,他的清白无瑕,无需担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孔子的事迹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和志向。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仲尼鲁司寇,官职亦已优”与“従祭肉不及,戴冕奔诸侯”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即使在面对误解和责难时,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清白,相信自己的行为最终会被后人理解和认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仲尼:孔子的字,代表智慧和道德的典范。
- 鲁司寇:孔子在鲁国担任的官职,代表政治地位和社会责任。
- 祭肉:古代重要的祭祀物品,代表荣誉和尊重。
- 戴冕:礼帽,代表尊严和礼仪。
- 诸侯:各诸侯国,代表政治舞台和权力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仲尼”是指谁? A. 苏洵 B. 孔子 C. 陈公美 D. 苏轼
- “従祭肉不及”中的“祭肉”在古代代表什么? A. 食物 B. 荣誉 C. 责任 D. 尊重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忧虑 B. 自信 C. 羞愧 D. 责怪
答案: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中的孔子言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和行为。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可以了解苏轼对兄长苏洵的怀念和评价。
诗词对比:
- 与《论语》中的孔子言行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洵对孔子的理解和引用。
- 与苏轼的诗作对比,可以了解苏洵和苏轼在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洵全集》:收录了苏洵的全部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和诗作。
- 《论语》:了解孔子的言行和思想。
- 《宋史》:了解苏洵的生平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