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帘在望》

时间: 2025-01-19 22:39:39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图景,杏树帘子招呼客人来饮酒,远处可以看到山庄。水面上漂浮着菱荇,水中游着鹅儿,桑树和榆树下,燕子在飞翔。一畦春韭正绿,十里稻花散发着香气。在这个盛世中,没有饥荒困扰,何必忙于耕作和织布呢?

注释

  • 杏帘:指杏树的帘子,常用来形容春季的美景。
  • 招客饮:招呼客人来饮酒,反映出一种热情的邀请。
  • 菱荇:水草的一种,生长在水边,象征着生机。
  • 鹅儿:小鹅,常见于田园生活,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
  • 桑榆:桑树和榆树,常用来指代乡村田园。
  • 春韭:春天的韭菜,象征着春季的丰收。
  • 稻花香:稻田里稻花盛开,散发香气,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盛世:指国家繁荣昌盛的时期。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其描绘的田园生活与“盛世”相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隐含了对安定富足的社会环境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著名小说家,因其长篇小说《红楼梦》而闻名。曹雪芹出身于官宦家庭,但因家道中落,生活困苦。他的诗词多描绘生活的无奈与理想的追求,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杏帘在望》创作于曹雪芹的晚年,正值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安定的渴望,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诗歌鉴赏

《杏帘在望》是一首生动描绘田园风光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的田园生活。开头两句“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通过杏树的帘子和远处的山庄,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给人一种亲切感。接下来几句描绘了水面上的菱荇、游动的鹅儿及飞翔的燕子,生动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图景。最后两句则转入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表达对盛世安乐的感慨,认为在没有饥荒的盛世中,生活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而不必劳作繁忙。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们幸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杏帘招客饮:通过“杏帘”展现春天的气息,招呼客人来饮酒,表现出一种热烈的欢迎。
  2. 在望有山庄:远方的山庄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想象,营造出田园的幽静。
  3. 菱荇鹅儿水:水面上的菱草和游动的小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
  4. 桑榆燕子梁:桑树和榆树下的燕子,象征着农田生活的平静和安乐。
  5. 一畦春韭绿:春天的韭菜生机盎然,表现出春季的丰收与希望。
  6. 十里稻花香:稻花香气弥漫,体现出丰收的喜悦与美好。
  7. 盛世无饥馁:盛世生活安乐,没有饥荒,反映出对富足生活的向往。
  8. 何须耕织忙: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应该轻松,不必忙于劳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杏帘”比作招客的帘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桑榆燕子梁”与“菱荇鹅儿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如“春韭”、“稻花”传达丰收的意象,增强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安定富足社会的赞美与渴望。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忙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杏帘:象征春天的来临和温暖的氛围。
  • 山庄:代表着宁静与安逸的生活。
  • 菱荇、鹅儿:体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美。
  • 春韭、稻花:象征丰收与希望,传达出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杏帘”象征着什么?

    • A. 夏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来临
    • C. 冬天的寒冷
  2. 诗的最后两句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 A. 饥荒困扰
    • B. 盛世安乐
    • C. 战乱频繁
  3. 诗中“十里稻花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过往的怀念
    • B. 对丰收的喜悦
    • C.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杂诗》相比,曹雪芹的《杏帘在望》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安逸,而王维的诗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内心的宁静。这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红楼梦》曹雪芹
  • 《清代诗词选》相关章节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