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园夜集迟陶握山不至》

时间: 2025-01-19 13:53:11

林间相约不曾违,试尽东风白袷衣。

沧海树低潮暗上,夕阳烟乱鸟斜归。

酒当良会谋千盏,月满闲园迫四围。

知己岂能忘此夜,年来心事对花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园夜集迟陶握山不至
作者: 梁佩兰 〔清代〕

林间相约不曾违,试尽东风白袷衣。
沧海树低潮暗上,夕阳烟乱鸟斜归。
酒当良会谋千盏,月满闲园迫四围。
知己岂能忘此夜,年来心事对花稀。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约定的聚会从未违背,试着尽情享受东风的温暖,穿着白色的袷衣。
沧海低矮的树影在潮水的暗流中摇曳,夕阳的烟雾中,鸟儿斜斜归来。
酒席本是美好聚会,准备了千盏美酒,满月照耀着闲适的园子,四周显得格外亲密。
知己怎能忘记这一夜,年来的心事在花前却显得稀疏。

注释:

  • 袷衣:一种传统的衣服,古时常用于春秋季节。
  • 沧海:指大海,常用来形容广阔的场景。
  • 潮暗:潮水上涨时,海面变得昏暗。
  • 良会:意指美好而愉快的聚会。
  • 月满:象征团圆、圆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佩兰,清代女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的夜晚,诗人约好友聚会,借此抒发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次难忘的聚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通过“林间相约不曾违”,强调了聚会的期待和约定的珍贵。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东风白袷衣”展现出春天的温暖,充满生机。

“沧海树低潮暗上,夕阳烟乱鸟斜归”中,自然景象的描绘与鸟归的意象相结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给人以深思。而“酒当良会谋千盏”则表现了聚会的热闹与欢乐,酒席上那种愉悦的氛围令人向往。

最后两句“知己岂能忘此夜,年来心事对花稀”则是点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似乎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忧伤。整首诗在欢愉中带着淡淡的忧伤,使得读者在欣赏美好景象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间相约不曾违:在林间的约定从未被打破,显示了友情的坚定。
  • 试尽东风白袷衣:在春风中尽情享受,袷衣的颜色与季节相呼应,增强了春天的气息。
  • 沧海树低潮暗上:描绘海边的景象,树影与潮水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 夕阳烟乱鸟斜归:夕阳饱和的色彩与归鸟的意象交织,突显出温暖而又略显伤感的气氛。
  • 酒当良会谋千盏:酒席的丰盛暗示了友谊的深厚与热闹。
  • 月满闲园迫四围:月光洒满园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亲密的氛围。
  • 知己岂能忘此夜:强调友谊的重要,特别是在难忘的夜晚。
  • 年来心事对花稀:流露出一种对过去心事的感慨,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沧海树低”比喻了生命的低沉与无常。
  • 拟人:如“夕阳烟乱”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
  • 对仗:如“酒当良会谋千盏,月满闲园迫四围”,展现了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春夜聚会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诗人在欢愉的聚会中,也透出一丝忧伤,反映了人们在快乐时光中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间:象征着宁静与和谐,隐喻友谊的深厚。
  • 东风:传递着春天的气息,代表着新的开始。
  • 沧海:广阔而深邃的象征,反映出生命的无常。
  • 夕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充满了温情与惆怅。
  • 月满:象征团圆与美好,强化了友谊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酒当良会谋千盏”中,“良会”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聚会
    B. 朋友的聚会
    C. 重要的会议
    D. 仅有酒的聚会

  3. 诗中提到的“白袷衣”主要是在什么季节穿着?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春季

答案:

  1. C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清代诗人与唐代诗人:清代诗人如梁佩兰在诗中常用细腻的描写与情感表达,而唐代诗人如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存在明显差异,但都在诗中展现对友谊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百年流变》
  • 《春园夜集的文化背景与诗志》